父母出资购房登记在子女名下构成借名购房吗
原告诉称
王某新向本院提出诉讼请求:1、依法确认北京市大兴区2号房屋归王某新所有;2、判令被告张某英协助将北京市大兴区2号房屋登记至原告王某新名下。
事实与理由:原告母亲李母及父亲李父和于20世纪40年代以长子李某军名义购买北京市西城区5号住房2处,共12间,此房屋系原告父母亲财产,归原告父母所有,一直由父母亲居住、使用、管理。20世纪60年代间,母亲李某军将此两处私房上交给政府。20世纪80年代,北京市西城区房管所根据国家关于清退私房的政策,将5号房屋5间退还给母亲李某军。
1993年,母亲李某军与北京市金融街拆迁开发建设有限公司签订《北京市城市住宅房屋拆迁安置补助协议书》,依据协议,给母亲李某军补助2套住房,地点在北京市大兴区黄村镇2号和1号。此二处住宅均为公租房,每月支付租金。我也居住于2号房内,并负责支付租金和赡养母亲。1994年5月,原告出资购买北京市大兴区2号。但购房协议是以原告母亲名义签署。母亲生前,对原告出资购买2号房屋及2号房屋归原告所有并享有产权的事实不持异议,原告的其他各兄弟姐妹包括原告大哥李某军大嫂张某英也不持异议,母亲去世后原告一直居住在2号房内,已有20多年。购2号房当时,母亲年事已高,忽略了办理2号房的产权证,母亲1998年去世后,原告多次申请办理母亲李某军名下2号房的产权证未果。
2020年7月30日,原告大嫂(大哥李某军之妻)张某英诉原告大姐张某华案在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法院开庭,张某英向法庭提供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原告才知悉北京市大兴区2号房已登记在张某英名下。依据2号房屋拆迁后购买、居住、管理的实际情况,2号房屋系原告出资购买,原告是实际房屋产权人,该情况原告的其他各兄弟姐妹均知悉认可,故该房屋应最终登记在原告名下。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第4页也已载明“如涉及被安置人之间的其他法律关系,相关权利人可另行协商解决”,现原告认为2号房系原告所有而与张某英协商不能,故依法向法院起诉。
被告辩称
张某英辩称,不同意原告的全部诉讼请求,诉争2号房屋归张某英所有,已取得不动产权登记证书。
该房屋取得的来源原为张某英及配偶李某军所有的5号院拆迁所得,李某军去世后,其份额经公证处公证由张某英继承所有,故最终权利人确定在张某英名下,与原告无关。原告所述与实际情况不符,原平房产权人为张某英和李某军,登记在李某军的名下,与李某军及其他人没有权属关系。
本院查明
1993年11月15日,拆迁人(甲方)北京市J公司与被拆迁人(乙方)李某军签订《北京市城市住宅房屋拆迁安置补助协议书》,协议书中约定乙方住址西城区5号,在拆迁范围内有住房5间;安置房屋位于大兴区1号、2号。协议书乙方处由委托代理人张某珍签字。
签订协议书前,李某军于1993年8月22日出具委托书,委托书内容为:“本人在西城区5号有住房5间,面积68.5平方米,因本人在太原工作,回京办理有关手续实在不便,特委托本人胞妹张某珍全权代我处理。”
1993年11月17日,上述1号、2号房屋交用。
1994年4月28日,李某军出具委托书,载明:“李某军在5号有私房5间,关于产权等事项现均委托其母李某军全权处理”。
1994年5月3日,售房单位北京市J公司与李某军签订《居民购房协议书》,购买2号住房。
2010年4月28日,张某华(乙方,购房人)与J公司(售房单位)就买卖北京市大兴区1号房屋签订《公有住宅买卖合同》,房价款294740元。该房屋已于2010年7月16日登记在张某华名下。
根据张某英提供的北京市公证处的公证书显示,李某军的父亲李父和于1993年2月24日因死亡注销户口,母亲李某军于1998年9月14日因死亡注销户口。李某军于2013年9月20日死亡,李某军的儿子李某强、女儿李某兰表示放弃对李某军遗产的继承权。
裁判结果
驳回王某新的诉讼请求。
律师点评
西城区5号房屋虽登记在李某军名下,但根据相关证据可以判定该房屋系李某军父母李某军、李父和夫妇原始取得。李某军、李父和将该房屋办理房屋登记至李某军名下,系赠与还是借名,或是形成共有,双方当事人对各自主张均未提交充分证据予以证明,本案尚无法确定该房屋的权利人是否仅为李某军及是否有李某军、李父和的财产份额等。而本案诉争房屋系西城区5号房屋拆迁取得,且生效判决中均明确“如涉及被安置人之间的其他法律关系,相关权利人可另行协商解决”,本案在李某军、李父和的其他法定继承人未参与诉讼且未经法定程序确定西城区5号房屋是否有李某军、李父和的财产份额的情况下,王某新要求确认诉争房屋归其所有的相关诉讼请求,证据不足,不予支持。
- 男友隐婚,怀孕后发现真像......
- 离婚案:真的假不了!香港女子诉大陆男子
- 陈某与胡某离婚纠纷一审民事判决
- 叶某某与唐某甲离婚纠纷一案民事判决
- 人民法院案例库:夫妻一方在离婚后半年内又与他人生育出子女的,原配偶有权请求离婚损
- 夫妻一方借款行为是否为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原则
- 张女士委托李律师团队第一次起诉即成功离婚案例
- 最高法再次明确:将空白合同或留有空白内容的合同交于合同相对方的,应视为对合同内容的概括性授权
- 子女意见及抚养能力在判定抚养权时怎么处理
- 同居期间共同财产和共同债务的认定
- 一方父母为夫妻购房部分出资是对夫妻双方赠与还是对一方个人赠与
- 离婚纠纷中关于彩礼、礼金、“改口费”等的定性处理
- 老公抖音打赏女主播的钱可以退吗?
- 夫妻之间的借款有法律效力吗?
- 婚内父母出资为已方子女的购房,离婚时该如何分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