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子女出资助父母购房引起的房产继承纠纷
原告诉称
原告王某芳、王某刚向本院提出诉讼请求:1、请求对北京市东城区1号房屋进行析产,确认该房屋产权百分之九十五份额归原告所有,其余百分之五份额属于王某强与李某丽夫妻二人遗产。
事实与理由:王某强、李某丽系王某芳与王某梦父母,王某刚系王某芳之子、王某芳、王某刚、王某强、李某丽四人2001年之前一直共同承租并居住生活在北京市原崇文区2号,户口也在该房屋内。2001年3月27日,上述房屋所在J地区危旧房改造,根据《北京市加快城市危旧房改造实施办法》和相关政策,认定王某芳、王某刚、王某强、李某丽四人为被安置人。
随后王某强作为代表与北京市H公司签订了《危旧房改造回迁购房协议书》,认购了诉争位于北京市东城区1房屋一套(面积61.83㎡)。按照规定,每人享有购房面积为15平方米,购房款共计82801元。在王某强、李某丽表示年事已高不愿购买以及王某梦也放弃出资购买的情况下。王某芳、王某刚现金出资62801元并贷款20000元且交房后又斥资数万元装修。即所有购房款和装修均是由原告出资。王某强、李某丽以及王某梦均未出资。只是王某强签了协议且在之后登记时登记在王某强名下,一直没有析产分割。
李某丽、王某强分别于2006年和2013年去世。但李某丽、王某强生前一直与王某芳、王某刚共同居住在诉争房屋内,且户口也在此。李某丽、王某强去世后,王某梦遂将王某芳诉至法院,认为诉争房屋系遗产主张继承。
二原告认为,诉争房屋系二原告与王某强、李某丽四人2001年之前一直共同承租并居住的房屋拆迁安置获得。在被安置人王某强、李某丽放弃购买后,该安置房屋全部由二原告共同出资购买,根据法律规定,理应属于二原告共有,并非王某强、李某丽遗产,因原被告产生纠纷故诉至法院,请判如所求。
被告辩称
被告王某梦辩称,不同意王某芳、张某川的诉讼请求。
一、其二人称2001年前就与王某强、李某丽共同承租并居住生活在被拆迁的2号与事实不符。1、2号是王某强在1990年8月21日与我换房承租并居住,直至危改就地购房为止,承租人一直是王某强,而且有天坛房管所当时开具的准住证为证,准住三人中没有王某芳。28年前母亲的准住证之所以保存完好是因为此房是我们母女二人换房,完全是为了改善父母的居住条件。王某芳早已在1990年之前再婚,户口迁往东城区,王某刚是我父母改善居住条件的间接获益者,何来共同承租。
2、回迁购房协议书中注明了承租人为王某强,正式户口4人,但这只是在民间传说有拆迁信息后,原告王某芳提前将户口迁入此地的,其目的就是能多得一些拆迁利益。而在危改后,王某芳的户口就又迁回东城,他们提供给法院的户口本复印件就是证据,现在1室没有王某芳的户口。以上两点足以证明王某芳并未与承租人王某强共同居住生活,其户口在此房屋中纯属空挂。
3、王某刚是我母亲王某强为了帮助王某芳无条件抚养外孙几十年,这是由于她的离异造成的,但是共同居住和房屋承租是两种不同的概念,房屋承租使用权是带有物权性质权利,如果未经过房管部门登记并确认为“公房承租人”,就不能发生公房使用权的效力,所有协议及规定并不能直接对抗“北京市公有房屋住宅租赁合同”,因此王某芳和王某刚二人均不能被认定为王某强的共同承租人。
二、王某芳与王某刚陈述其二人与我父母共有安置购房的权益,并每人享有15平方米的住房面积与《北京市加快危旧房改造实施办法》精神相违背。根据该文件规定,安置危改区居民的基本原则是只售不租,安置原则是按照原住房建筑面积安置,并非按人口安置,王某强所承租的2号房屋的建筑面积是21.55平方米,无可置疑的可安置一套两居室,原告陈述的每人享有15平方米的购房面积属于偷换概念。
根据该文件第十一条规定,人均15平方米的概念是给购买产权人的优惠政策。王某强依法依规并享受了优惠政策购买了诉争房屋,房屋产权与其他人没有任何关系。当时危改单位是北京市H公司,我是王某强办理此次危旧房改造回迁购房事务的代理人,购房协议书有我的签名为证。这次购房中还有一条优惠政策,折合了我父母50年的工龄,每年优惠12元,王某强享受了优惠政策。
三、王某强购买诉争房屋的产权,有产权证书,资金方面亦有王某强交款的所有收据和发票为据,王某芳与王某刚的陈述前后矛盾,不能自圆其说。我认为资金和房屋产权没有任何关系,它只能是一种债务关系,和产权是两条不可交叉的平行线。综上,我认为2号房承租人王某强取得诉争房屋所有权是依规合法的,与王某芳、王某刚无关。
本院查明
王某强与李某丽系夫妻,王某芳与王某梦系二人之女,张某川系王某芳之子。王某强与李某丽均已去世。
王某强原承租北京市崇文区(现东城区,下同)2号房屋1间,使用面积为16.2㎡,建筑面积21.55㎡。2001年,案外人北京市H公司在此地进行危旧房改造。2001年3月27日,王某强(被安置人,乙方)与北京市H公司(危改单位,甲方)签订《危旧房改造回迁购房协议书》。
2002年6月8日,王某强(被安置人,乙方)与北京市H公司(危改单位,甲方)签订《危旧房改造回迁购房补充协议书》。
裁判结果
驳回王某芳、王某刚的诉讼请求。
律师点评
根据本案查明事实,王某强系依据《危旧房改造回迁安置协议书》取得的安置房屋所有权,虽然该合同载明安置人口包括二原告,但《崇文区J地区危改安置细则》规定的安置原则系按照原住房建筑面积予以安置,原住房建筑面积超过20平方米(含20平方米),不足30平方米安置二居室一套。虽然该安置细则第二条第4款显示在计算安置房屋具体价款时根据不同情况进行了区分,但并不能由此得出二原告对诉争房屋享有所有权。
购房款一节,根据双方陈述及提交的证据材料,可以认定诉争房屋剩余贷款系王某刚偿还。王某芳、王某刚主张首次购房款亦由其二人交纳,但未就此向法院提交充分证据,两位证人与其二人具有利害关系,在无其他证据相互佐证的情况下不足以证明其主张,且不能由代为交纳购房款得出对诉争房屋享有所有权的结论,故王某芳、王某刚要求对诉争房屋进行析产,王某芳、王某刚享有百分之九十五份额,另百分之五份额是王某强与李某丽遗产的诉讼请求,于法无据,不予支持。
- 最高法再次明确:将空白合同或留有空白内容的合同交于合同相对方的,应视为对合同内容的概括性授权
- 子女意见及抚养能力在判定抚养权时怎么处理
- 同居期间共同财产和共同债务的认定
- 一方父母为夫妻购房部分出资是对夫妻双方赠与还是对一方个人赠与
- 离婚纠纷中关于彩礼、礼金、“改口费”等的定性处理
- 老公抖音打赏女主播的钱可以退吗?
- 夫妻之间的借款有法律效力吗?
- 婚内父母出资为已方子女的购房,离婚时该如何分割?
- 【人民法院案例库】婚姻家庭纠纷的16个裁判要旨
- 夫妻一方为照顾家庭付出较多的可以给予适当家务劳动补偿
- 入库案例:婚后以个人财产购置的房屋,应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还是个人财产?
- 婚姻存续期间签订离婚协议书并约定大额赔偿起诉离婚时法院是否支持
- 婚内签订离婚协议书并约定大额赔偿,起诉离婚时是否有效?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离婚协议财产约定但未过户对抗法院执行的裁判案例
- 如何防止自己的财产落入前夫手中,律师帮你支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