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检察机关刑事诉讼监督机制
摘要:刑事诉讼监督是检察机关的一项重要职能,是刑事诉讼活动依法进行,维护司法公正的重要保证。然而,检察机关在开展刑事诉讼监督的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使法律监督职能得不到有效的发挥。本文从侦查监督、审判监督、刑罚执行监督入手,探讨检察机关在诉讼监督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就如何完善我国刑事诉讼法律监督机制提出设想。
关键词:刑事诉讼 诉讼监督 检察机关
我国《宪法》第129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刑事诉讼法》第8条规定,“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对刑事诉讼的全过程实行法律监督,肩负维护司法公正的使命。由于我国法律对刑事诉讼法律监督规定的过于原则,使得检察机关的诉讼监督效果不尽如人意,如何提高检察机关的监督能力,探寻正确的监督途径,已成为急待解决的问题。
广义的诉讼监督权包括立案监督权、侦查监督权、审判监督权、刑罚执行监督权和民事审判、行政诉讼监督权。本文探讨的是检察机关诉讼监督权中的立案监督权、侦查监督权和审判监督权。
一、当前刑事诉讼法律监督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立案监督层面
第一,监督线索少。检察机关在办案中一般通过被害人不服侦查机关不立案行为、撤案决定而向检察机关控申部门进行举报、控诉来发现案件线索,检察机关对于公安机关的不立案、以及没有经过审查逮捕程序的撤案没有充分知悉权,仅仅通过被害人的控告申诉来发现线索,使立案监督失去主动性。
第二,监督措施无力。检察机关认为公安机关的不立案理由不能成立的,要求公安机关说明不立案理由,认为理由不能成立的,通知立案。《刑事诉讼法》中并没有规定公安机关拒绝检察机关立案要求的法律后果,由于缺乏约束力,侦查机关也往往对检察机关的要求不理睬或变相执行,而实践中检察机关通常只能采用纠正违法、检察建议的方式进行监督,这样使检察机关的立案监督丧失了权威性。
第三,监督不全面。《刑事诉讼法》第87条只规定检察机关对应当立案而不立案的监督,而没有把不应当立案而立案的行为纳入立案监督的范围。现实中,积极的立案行为往往具有更大的违法性,更易于侵害公民的合法权益。
(二)侦查监督层面
第一,监督途径有限。《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第5条规定:各级人民检察院对于公安机关的侦查活动是否合法进行监督。实践中检察机关主要是通过审查案卷材料来发现侦查活动中的违法行为,没有更多的途径来了解违法侦查行为。
第二,两高三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中明确了侦查机关采用刑讯逼供、暴力、威胁等手段取得的言词证据,应当排除。这就要求检察机关在审查案件时对侦查行为的合法性进行监督,但是《规定》并没有明确检察机关采用何种方式和程序来确认侦查行为的违法性。
第三,对自侦案件的侦查监督实效性不强。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而自侦部门又具有职务犯罪的侦查权,对检察机关负责,这样检察机关在履行诉讼监督职责时就存在着对内部自侦部门的侦查监督。虽然检察机关内部存在分工负责、相互制约的部门,但是“审查批捕、审查起诉和监所检察、控诉、渎职侵权等部门在监督工作中兵没有形成有机的完整体系,大多各自为战,缺乏沟通,相互脱节的现象比较普遍,不能形成有效的监督合力,从而影响了检察机关整体监督力量的发挥。”检察机关作为一个整体,对自侦部门的侦查活动缺乏有效的外部监督,由于碍于各部门之间的关系,监督通常缺乏实效性。
(三)审判监督领域
第一,事后监督导致监督乏力。六部委《关于刑事诉讼法实施中若干问题的规定》第43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违反法定程序的庭审活动提出纠正意见,应当由人民检察院在庭审后提出。这样公诉人对于违法的庭审活动,不能当庭提出纠正意见;而对于法院作出的判决,检察机关也只能是在收到裁判后,进行监督,而检察长列席审委会制度在实务中也没有得到全面地实施。监督的事后性使庭审活动和法院的裁判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监督。
第二,对简易程序缺乏监督。法院通过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公诉人一般不出席法庭支持公诉。而由于诉讼程序的简化,部分法院在审理案件的过程中随意性较大,在追求诉讼效率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损害诉讼参与人权利的问题;对于某些法官由于审理期限不够,将检察机关建议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转为普通程序,这样就延长了被告人的羁押期限,而检察机关对这一问题的监督也往往流于形式。
第三,监督范围有限。检察机关的刑事审判监督注重对有罪判无罪、重罪判轻罪的监督,而忽略了无罪判有罪、轻罪判重罪的监督,注重实体的监督,忽略对程序的监督也是检察机关审判监督中突出的问题。
二、刑事诉讼法律监督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立法的不足
我国刑法、刑事诉讼法和相关法律规定存在许多原则性条款,缺乏具体的规定,给检察机关行使诉讼监督权带来了困难。例如刑法中很多罪名的量刑幅度很大,并且刑法以及相关的司法解释并没有对不同情形的量刑幅度进行细化,使法官拥有很大的自由裁量权,检察机关的监督也往往显得无可奈何。对于自诉案件、简易程序审判的案件等的法律监督,刑事诉讼法中缺乏具体的规定,使检察机关的监督得不到有效地开展。
(二)事后监督
我国刑事诉讼法律监督,大部分都是事后监督,导致监督效果有限。例如,检察机关往往在侦查机关对案件提请批准逮捕后才开始对侦查活动的合法性进行监督,而对于案件提请批准逮捕之前以及侦查机关并没有提请批准逮捕的,则没有更好的监督手段。在审判活动中,检察机关的监督也是在违法行为发生之后进行的,由于损害后果已经形成,此时检察机关的监督是十分滞后的。
(三)监督手段乏力
检察机关一般是通过通知立案、检察建议、纠正违法、抗诉等手段对立案活动、侦查活动、审判活动进行监督。由于立法中没有规定相应的保障机制,检察机关的诉讼监督手段在实践中的效果不尽如人意。例如,检察机关对于侦查活动、审判活动中的违法行为提出纠正意见、检察建议的,往往得不到侦查机关、审判机关的重视,检察机关对此也没有有效的措施来制约。立法的空白严重弱化了检察机关诉讼监督的效力。
(四)监督意识欠缺
实践中,检察机关与公安机关、审判机关为了形成打击犯罪的合力,往往忽视监督,注重配合,出现监督不力的情况。很多检察干警碍于情面,一味追求“和谐相处”,不愿监督。而且由于人案矛盾的突出,导致检察干警专心于办案,无心进行诉讼监督,这些都影响了检察机关诉讼监督的开展。
三、解决刑事诉讼法律监督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立案监督层面
1.拓展有效的立案监督线索渠道。探索公安机关立案备查制度,公安机关通过定期将受理报案、立案、不立案、撤案等情况书面告知检察机关,可以使检察机关及时对立案活动进行监督。
2.加强对立案监督案件的跟踪。检察机关对立案监督的案件要明确检察干警的责任,制作跟踪监督报告,及时掌握侦查进度以及在侦查活动中是否存在违法、消极侦查行为等,提高立案监督案件的质量。
3.强化立案监督的效力。建立和完善以通知立案、催办、加强查处渎职行为等有利措施防止公安机关对立案活动的拖延问题和现行监督措施乏力现象。对于公安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立案活动中存在的严重违法行为,构成犯罪的,检察机关自侦部门要及时介入进行查处。
(二)侦查监督层面
1.建立检察机关对侦查的同步监督机制。公安机关应当及时把开展侦查活动的情况与检察机关进行沟通,使检察机关对侦查活动具有充分的知悉权。检察机关应及早介入侦查活动中进行监督,在不干预公安机关侦查活动的前提下进行监督,促进侦查活动依法进行。
2.加强对自侦案件的侦查监督。检察机关必须树立中立的观念,即检察机关作为诉讼监督的主体对内部自侦部门侦查活动的监督要取得实效,完善公诉介入引导侦查制度,切实发挥检察机关公诉部门对自侦部门侦查活动的监督。虽然很多学者认为检察机关缺乏必要的外部监督,是诉讼监督权行使中一个致命的缺点,但是检察机关又有自身的优势,即自侦部门与公诉等诉讼监督部门同时受检察院的领导,在诉讼监督过程中遇到问题,能够在同一领导的协调下,及时、有效的解决。
(三)审判监督层面
1.赋予检察机关对刑事审判活动的事前、事中监督权。虽然六部委《关于刑事诉讼法实施中若干问题的规定》第43条将检察机关对违反程序的庭审活动提出纠正意见限定在庭审后提出,但是某些违法的庭审活动当时就会造成危害后果,事后监督失去了意义。比如,法院公开审理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如果不赋予检察机关事前、事中的监督权,那么诉讼参与人的合法权益就会受到严重的侵犯,遭受的损失也无法弥补。
2.扩大审判监督的范围。对于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检察机关应当派员出席法庭支持公诉,并对庭审活动实行法律监督,对于法官没有理由将本应适用简易程序审理而转为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及时发送检察建议,遏制侵犯诉讼参与人合法权益行为的发生。
3.实施检察长列席审委会制度。检察长列席同级法院审委会,扩大了检察机关对法院审判活动的知情权,有利于检察机关进行审判监督。通过列席审委会,检察长能够了解法院审委会对重大案件的处理意见,也能够代表检察机关对提起公诉的案件在定性和量刑上进行分析、阐述,这样更有利于发挥检察机关的审判监督作用。
综上所述,我国刑事诉讼法律监督程序的完善,需要通过更新立法、改变执法理念、充实刑事诉讼监督的内容来实现。赋予检察机关更有效的刑事诉讼监督权,对于检察机关依法履行监督职能,维护司法公正具有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樊崇义,徐军.检察监督与公诉职能关系辨析.检察日报.2009-04-28.
庄建南.强化法律监督与检察权配置.中国检察出版社.2006.115.
许海峰.法律监督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法律出版社.2004.
刘杰.公安机关立案监督之完善.法治论坛.2006(6).96.
- 引诱他人吸毒罪的定义、构成要件、法律后果以及预防措施
- 引诱幼女卖淫罪的定义、构成要件、法律后果以及实际案例
-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公安部关于办理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
-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公安部 关于办理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等刑事案件 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
- 电信网络诈骗及其关联违法犯罪联合惩戒办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
- 浅析宜兴持刀伤人案件相关法律问题
- 珠海驾车冲撞市民重大恶性案件相关法律问题浅析
- 河南省诈骗罪的量刑规定
- 诈骗罪情节严重指什么
- 非法行医罪的定义、构成要件、法律责任、典型案例及防范措施
-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的定义、构成要件、法律后果以及实际案例
- 刑事追赃中如何处理第三人善意取得的涉案财物
- 江苏省开设赌场罪最新量刑标准(2024)
- 开设赌场罪无罪辩护及罪轻辩护常见要点
- “酒驾”危害行为的刑法立法对策
- 国际互联网上传播淫秽物品罪的界定
- 网络诈骗罪怎么如何判刑量刑?判几年?判多少年?判多久?网络诈骗定罪量刑标准
- 骗取贷款罪司法认定中的三个问题
- 从一起案例看强奸罪被害人陈述 与在案证据矛盾时如何处理?
- 于欢案二审判决书(全文转载)
- 重庆市各个地区看守所位置及联系方式
- 强奸未遂怎么判定认定?强奸未遂和强奸罪的区别
- 强奸罪怎么判刑?强奸罪判几年?强奸罪律师解读
- 中国十大刑事案件排行榜(轰动全国)
-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2013年1月1日起施行)
- 全国部分法院审理毒品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大连会议纪要)
- 网上“赌博”输了钱,还能追回来吗?
- 女性自愿与男性发生关系,事后反告他强奸怎么办?(约炮风险告知书)
- 只有口供能定强奸罪吗?只有女方的口供能定强奸罪吗?专业强奸罪律师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