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加入收藏
全国站 [进入分站]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法律文书
我的位置:110网首页 >> 资料库 >> 论文 >> 其他论文 >> 查看资料

为什么要同情“史上最牛抄袭者”----学位论文打假的普遍意义何在?

发布日期:2009-06-08    文章来源:互联网
“史上最牛硕士论文抄袭”事件尘埃落定,结果是大家早已预料到的。前不久,我接受《中国青年报》的两次采访,以一个教师身份发表了一些观点。最近看到网上有一些对造假者被处理表示同情的言论,因此,对该事件的处理结果不得不再谈一些感想。
 
  就抄袭者而言,个人学位被剥夺是咎由自取。学生既然来校读学位,至少要对学术有些微敬畏,从而对学位论文给予高度的重视。因为学位论文是与学位“绑定”在一起的。学位论文一旦进入学籍档案,就伴随学生终身,因之学生也终身受到“追缉”和“拷问”。我们的学子需要明白,做事做人要有原则和底线。人生有些事情是绝不能做的,有些底线是绝对不能逾越的。谁逾越了这道底线,谁就迟早要付出惨痛的教训。
 
  而且,硕士学位论文是完全可以写好的,只要作者给予一些起码的重视和努力。按照目前多数学校的做法,一般硕士二年级期末开题,导师会要求学生在硕士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元旦、春节期间)交初稿。从中可以看出,学生的写作时间并不紧张。即使找工作,也至少有一两个月时间来完成论文。然而现实中,有些同学定稿前一个月才开始写初稿,还有人交稿前一周还定不下题目,只能临时抱佛脚,匆匆凑一篇。这样靠得过且过蒙混过关,不出问题才是奇怪的。
 
  就教育者(学校和导师)而言,学生学位被剥夺,证明了其教育的失败。试想,在这件事情的整个过程中,如果学校对学生日常学习能从严要求,严格学位论文的写作环节及程序审查,导师能够认真负责认真阅稿,答辩老师能够严格把关,这其中只要有一个环节认真去做了,被剥夺学位的结局就不会发生!
 
  在这方面,高校其实是有一整套相关制度的,也体现了对学生的关怀,如可以推迟答辩,即使答辩未通过,学生在半年或者一年后还可以获得一次答辩机会。但这些年来,很多制度都成为具文,大家都遵循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庸俗哲学。
 
  当教育者某些环节的粗率与放任,导致了学生错误成为不可救药的时候, “严师出高徒”的古训应当被再次提起。既然学生的培养质量是学校和学者声誉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有学术良知的学者,应当像爱惜自己的学术声誉一样严格要求学生。
 
  抄袭者和教育者存在的问题都不是孤立的,也有深层次的社会原因。因为扩大内需拉动GDP的冲动,十年前我国高校进行了本科扩招,这种扩招引起的就业困境已经显现。为了应对就业困局,国家又连续进行硕士、博士扩招,直接造成了教育文凭含金量的下降。与本科评估、硕博点评定过程中出现的大量造假相比,学生和教师的注水论文实在是小巫见大巫。实践中,不是学生,而是某些政府行政机关和高校,才是造假护假的主体!正如《射雕英雄传》中裘千仞在华山之巅质问几大高手:说到是非善恶,哪一位平生没有杀过人,没有犯过恶的,就请上来动手!在普遍造假的社会氛围下,人们同情被处理者慨叹其运气不好的言论似乎也就有了根据。在一个浮躁且缺失诚信的社会,“读书无用论”再次盛嚣尘上,教育界乱象频生也只是社会的缩影。一篇硕士论文恶劣的造假行为成为人们关注的冰山一角,但窃钩者虽诛,沐猴而冠者却大有人在,窃国者侯矣,某些官员头上的硕士博士帽、硕导博导帽更值得审视与调查。
 
  下面为中国青年报发表的版本:
 
  校园来信
 
  为什么要同情“史上最牛抄袭者”
 
  褚宸舸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9-06-03
 
  “史上最牛硕士论文抄袭”事件尘埃落定,结果是大家早已预料到的。前不久,我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的两次采访,以一个教师身份发表了一些观点。随后看到网上对造假者被处理表示同情的言论,所以想对此事再谈些看法。
 
  就抄袭者而言,学位被剥夺是咎由自取。学生既然来校读学位,至少要对学术有些微敬畏,对学位论文给予高度重视。做事做人要有原则和底线。人生有些事情是绝不能做的,有些底线是绝对不能逾越的。而且,硕士学位论文是完全可以写好的,只要作者有一些起码的重视和努力。按照目前多数学校的做法,从开题到论文初稿完成,有将近半年时间,即使找工作,也至少有一两个月时间写论文。然而现实中,有些同学定稿前一个月才开始写初稿,还有人交稿前一周还定不下题目,只能临时抱佛脚,匆匆凑一篇。这样靠得过且过蒙混过关,不出问题才是奇怪的。
 
  就教育者(学校和导师)而言,学生学位被剥夺,证明其教育的失败。试想,在这件事情的整个过程中,如果学校对学生的日常学习能从严要求,严格学位论文的写作环节及程序审查,导师能够认真负责仔细阅稿,答辩老师能够严格把关,这其中只要有一个环节认真做了,被剥夺学位的结果就不会发生!
 
  在这方面,高校其实是有一整套相关制度的。如可以推迟答辩,即使答辩未通过,学生在半年或者一年后,还可以获得一次答辩机会。但这些年来,很多制度都成为空文,人们都遵循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庸俗哲学。
 
  抄袭者和教育者存在的问题都不是孤立的,也有深层次的社会原因。高校的大规模扩招,导致了就业困难。为了应对就业困局,又连续进行硕士、博士扩招,造成了教育文凭含金量的下降。与本科评估、硕博点评定过程中出现的大量造假相比,学生和教师的注水造假论文实在是小巫见大巫。
 
  在一个浮躁且缺失诚信的社会,“读书无用论”再次甚嚣尘上,教育界乱象频生也只是社会的缩影。窃钩者虽诛,沐猴而冠者却大有人在,某些官员头上的硕士博士帽、硕导博导帽,更值得审视与调查。认识到这一点,也就理解了为什么社会上存在同情抄袭者的言论了。
 
  参见中青报网站 http://zqb.cyol.com/content/2009-06/03/content_2692536.htm


【作者简介】
褚宸舸(1977-),山西汾阳人,西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讲师,双法学硕士,主要研究宪法学、法理学。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相关法律问题
发布咨询
发布您的法律问题
热点专题更多
免费法律咨询 | 广告服务 | 律师加盟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1409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