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车不还是否构成合同诈骗罪?
发布日期:2011-04-15 文章来源:互联网
【分歧】对张某这种租车不还的行为如何定性?
第一种意见认为,张某的行为是只是一种民事欺诈行为,其与汽车租赁公司只是存在民事法律关系,汽车租赁公司可通过诉讼要求张某支付租金、归还轿车并赔偿损失。
第二种意见认为,张某的行为已触犯刑法,构成合同诈骗罪,应以合同诈骗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评析】笔者同意第二种意见,理由如下:
首先,张某的行为不是民事欺诈行为。实践中,合同诈骗罪往往与民事欺诈行为交织在一起,两者之间有诸多相同点,例如两者都发生在经济交往过程中,都有明确当事人权利义务关系的合同存在;在客观上都采用欺骗的方法,包括捏造事实、歪曲事实和隐瞒事实真相等,意图使对方当事人陷入错误等。但是二者也有明显区别,主要表现在二者的主观方面不同。合同诈骗罪的行为人是以签订合同为名,行诈骗对方财物之实;而民事欺诈的行为人主观上虽然也有诈欺故意,但不具有非法占有对方财物的目的,而是旨在使相对人产生错误认识,做出有利于自己的法律行为,然后通过双方履行该法律行为谋取一定的非法利益,其实质是牟利。具体到本案,我们可以看到,张某在主观方面是故意的,其在履行汽车租赁合同过程中具有非法占有的主观故意。因为从本案案情来看,张某利用其是该汽车租赁公司老客户,将轿车租到手后就“并未向往常一样按约及时缴纳租金,也未向该公司告知汽车使用情况、下落及电话更换的联系方式,而是更换电话号码后隐匿起来”。张某诈骗行为的主观故意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其次,本案张某的行为符合合同诈骗罪的客观方面要件。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的规定,合同诈骗罪的诈骗行为主要表现在下列五种形式:1、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2、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3、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4、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5、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本案张某的行为符合上述客观要件中第4种的规定,所以构成合同诈骗罪,而不是单纯的民事法律关系。
江西省泰和县人民法院 黄小红
相关法律问题
发布咨询
最新文章
- 从认识和控制能力降低主观恶意,降低刑期
- 两高从严打击私募基金犯罪典型案例之四:职务侵占案
- 廖某职务侵占单位18万余元,获缓刑
- 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 紧急提醒:个人销售抗原试剂违法!最高可判无期徒刑!!!
- 近距离安装可视门铃可构成侵害邻里隐私权——人脸识别装置侵害邻居隐私权案
- 张文中诈骗、单位行贿、挪用资金再审改判无罪案
- 【第274号】李某贤掩饰、隐瞒犯罪所得不起诉案
- 济宁某放火罪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委托王律师代理起诉获赔偿款
- 济宁某放火罪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委托王其森律师起诉获得赔偿款
- 网络直播平台销售医用类面膜无资质法律风险及处罚
- 尹律师解读新《信访工作条例》八大亮点
- 申某某诉李某某等名誉权纠纷案
- 吴某甲等人申请执行陈某乙刑事附带民事赔偿纠纷案件
- 丁某杨等人虚构债务被判拒执罪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