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以吓唬手段占有赃物该如何定性?》
发布日期:2010-03-12 文章来源:互联网
峡江县王某发现有一推摩托车人形迹可疑,认为他的摩托车可能是偷来的。当他把摩托车停在路边想骑走时,王某走过去,装成认识这辆车的样子,围着车看了一会儿,然后对他说:“你到哪里去?”那人听完后就弃车而逃。此时,王某见四周无人,就想骑回家据为已有。刚骑一会儿,王某就被前来查寻的失主抓获归案。摩托车经估价为3200元。
[分歧]
以吓唬手段占有赃物该如何定性?
第一种意见:王某的行为不构成犯罪,其属于民法中的不当得利。摩托车是小偷弃车而逃,遗留下来。此时,摩托车属于无人占有,已经成为遗失物。王某取得摩托车是没有合法根据,且侵害了他人对摩托车的所有权,使他人遭受损失。
第二种意见:王某的行为构成盗窃罪。小偷听完王某的话后,害怕自己盗窃的行为泄漏,弃车而逃。此时的摩托车在无人看管之下,王某趁机,秘密窃取了摩托车。且摩托车的涉案金额为3200元,达到了盗窃罪的标准。
第三种意见,王某的行为构成诈骗罪。
[管析]
笔者同意第二种意见。
首先,对案情的前部分进行分析,即推摩托车人弃车而逃之前。王某的主观判断“推摩托车的人”具有盗窃嫌疑没有错误,其“装成认识这辆车的样子,围着车看了一会儿”的行为,应该是用来测试摩托车“真正主人”攻破盗贼的虚伪防线的心理方式,因为这时王某并没有非法占有摩托车为目的的想法,从某种意义来讲其行为是正义行为,应该值得社会赞扬。这一段事实可以证明盗贼的盗窃行为成立,而不能证明王某有诈骗嫌疑的主观意识,即非法有欲对该摩托车占有的心里存在。即排除王某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其次,被丢弃的摩托车在此刻,属于无人看管的财产。这时王某并没有自然离去,而是出现“王某见四周无人,”其主观意识发生本质变化:摩托车与原主人因前一盗窃行为发生分离,自己明显知道摩托车的主人暂时不知道摩托车被谁窃取,自己在这时将摩托车“顺手牵羊”具为己有,致使主人更难以找回,便开始有非法占有被丢弃的摩托车的意识, 骑上摩托车准备回家。这一行为就实际掌控了摩托车,发生罪与非罪的界限就在王某的“去向”,如果他是将摩托车开向当地司法机关或机关组织,都不会构成犯罪嫌疑。
据此,不能将王某装扮成认识车主的“招术”与后面想占有摩托车联系在一起,这是两个独立的行为环节,从文章表述“王某见四周无人”的情节分析,他应该是害怕自己盗窃的行为泄漏。他如果是诈骗的话,就会大摇大摆、不顾周边环境骑上摩托车的。再说诈骗罪的特征是采用虚构事实和隐瞒真相的欺骗方法,使受害人陷于错误认识而骗取公私财物。在此,王某开始并非知道摩托车的真实主人是谁,如果知道的话,如此诈骗的手段是不可能成立,正因为不知道(有怀疑),才假装模样认识摩托车。再说,以“吓唬”手段占有财物不是诈骗罪的犯罪特征之一。因此王某的行为不具备诈骗罪的特征。
作者:曹茂幸
相关法律问题
发布咨询
最新文章
- 从认识和控制能力降低主观恶意,降低刑期
- 两高从严打击私募基金犯罪典型案例之四:职务侵占案
- 廖某职务侵占单位18万余元,获缓刑
- 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 紧急提醒:个人销售抗原试剂违法!最高可判无期徒刑!!!
- 近距离安装可视门铃可构成侵害邻里隐私权——人脸识别装置侵害邻居隐私权案
- 张文中诈骗、单位行贿、挪用资金再审改判无罪案
- 【第274号】李某贤掩饰、隐瞒犯罪所得不起诉案
- 济宁某放火罪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委托王律师代理起诉获赔偿款
- 济宁某放火罪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委托王其森律师起诉获得赔偿款
- 网络直播平台销售医用类面膜无资质法律风险及处罚
- 尹律师解读新《信访工作条例》八大亮点
- 申某某诉李某某等名誉权纠纷案
- 吴某甲等人申请执行陈某乙刑事附带民事赔偿纠纷案件
- 丁某杨等人虚构债务被判拒执罪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