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交通肇事被害人救助的法定主体应如何认定
2008年7月7日晚,甲驾驶一辆三轮摩托车沿乡间公路行驶,迎面驶来一辆大卡车,由于对方车灯过亮,导致甲视线不好,撞上被害人。甲下车查看,由于是夜间,且没有路灯,甲以为撞上了大树,于是继续朝前行驶,行驶三百米后,发现摩托车不平衡总是往右偏,再次下车查看,发现被害人被挂在三轮摩托车下。甲由于害怕,把被害人遗弃在第二现场后,驾车逃离。没有报警且未将被害人送往医院进行救治,而是驾车逃离逃离现场。后被害人被过往行人,并送往医院。被害人在送往医院的途中死亡。
【分歧】
本案中争议的焦点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规定 “‘因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中的救助的主体应是谁存在争执。
第一种观点认为,因为该司法解释没有明确应该是谁实施救助行为,当然包括他人实施的救助行为,故本案中被害人所得到的救助符合司法解释的规定。
第二种观点认为,司法解释第所指的“救助”应是肇事行为实施,不属他人的救助。
【解析】
笔者同意第二种观点。主要理由如下:
一是从法律规定分析,对被害人实施救助行是肇事行为人的法定义务。我国《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规定的“发生交通事故后的车辆必须立即停车,当事人必须保护现场,抢救伤者和财产(必须移动时应当标明位置),并迅速报告公安机关或者执勤交通警察,听候处理”的义务。
二是从立法本意分析,对被害人实施救助的法定主体应是肇事行为人。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1996年8月8日、8月31日的刑法修改草稿关于交通肇事罪的条文中,均规定“犯前两款罪造成他人重伤不予救助,致使被害人因迟于救助而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三是单纯从逻辑结构上分析,实施救助行为的应是肇事行为人。因为肇事逃逸必然导致被害人得不到肇事行为人救助的后果,而肇事行为人逃逸与他人救助或他人不救助不存在逻辑上的必然的因果关系。
江西省都昌县人民法院:高满秀 刘警钟
- 最高法发布交通事故责任纠纷典型案例
- 余某甲邓某甲邓某乙余某乙与李某某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一审民事判决
- 孙某某罗某刘某与曾某某杨某某张某某等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民事判决
- 2024年《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公安部? 司法部关于办理醉酒危险驾驶刑事案件
- 交通事故中行人、电动车负全责,还能得到保险公司赔偿吗?
- 车辆借给他人,出了事故又没交强险,车主要赔吗?
- 最高院典型案例:连续碰撞的交通事故中同一车辆的交强险可以多次使用
- 交通事故造成十级伤残竟能获得32w赔偿金?
- 男子被判偿还142万元后火速签下离婚协议,放弃全部共同财产,这笔债务怎么办?
- 潍坊市寿光市交通事故成功索赔经典案例
- 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经营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如何要求赔偿损失?
- 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 关于办理危害税收征管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 关于办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 交通事故成残疾,起诉索赔获胜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