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行法定义务能否作为从轻处罚的依据?
[裁判]一、被告李某犯交通肇事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二、由保险公司及被告人赔偿受害人死亡赔偿金、停尸费、医疗费、住院伙食费、营养费共计144385元。宣判后,被告人李某以原判量刑过重,自己超标准履行了赔偿义务,法院未考虑从轻情节为由提起上诉。二审法院审理后维持了原审判决关于事实的认定及民事赔偿部分的判处,改判被告人有期刑一年六个月,宣告缓刑两年。
[分岐]本案裁判时的分岐意见有两种:一种意见认为,被告李某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发生重大事故,造成一人死亡、一人受伤的严重后果,且负事故全部责任,其行为已构成交通肇事罪。但是,被告李某在事故发生后,积极履行了法定义务(主动报警、救助伤者、赔偿受害人经济损失),应从轻处罚。另一种意见认为,被告李某犯罪后果严重,社会危害性大,其所履行的全是法定义务,不具备从轻处罚的条件。
笔者同意第一种意见,其理由如下:
一、被告人李某在案发后,能同车主及时报警,将被害人送往医院救治,在庭审中能如实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实,积极履行赔偿义务,有酌定从轻的情节。
二、交通肇事罪不同于其他犯罪之处,就在于罪犯不具有主观故意性,其社会危害性也小于故意犯罪。因而,在审理过程中,最大限度的安抚受害人,减少其经济损失,更有利于社会稳定。才能充分体现刑法的惩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及罪刑均衡原则。
三、作为自然人,都具有逐利性的天性。也就是说,人在遇事后,都会自觉的分析,选择对自己有利的行动方案。如果肇事者履行了法定义务而不减轻处罚,那就会鼓励罪犯在肇事后逃逸,其结果只能是在受害人的伤口中又撤了一巴盐。
总之,在交通肇事案件的审理中,充分考虑肇事者的认罪悔罪态度、履行法定义务等情节,适用罪刑均衡原则,做到案结事了,才能安抚受害人,教育肇事者,最大限度地降低社会会危害性,最终达到稳定社会秩序的目的。
城固法院 丁新华 李继存
- 最高法发布交通事故责任纠纷典型案例
- 余某甲邓某甲邓某乙余某乙与李某某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一审民事判决
- 孙某某罗某刘某与曾某某杨某某张某某等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民事判决
- 2024年《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公安部? 司法部关于办理醉酒危险驾驶刑事案件
- 交通事故中行人、电动车负全责,还能得到保险公司赔偿吗?
- 车辆借给他人,出了事故又没交强险,车主要赔吗?
- 最高院典型案例:连续碰撞的交通事故中同一车辆的交强险可以多次使用
- 交通事故造成十级伤残竟能获得32w赔偿金?
- 男子被判偿还142万元后火速签下离婚协议,放弃全部共同财产,这笔债务怎么办?
- 潍坊市寿光市交通事故成功索赔经典案例
- 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经营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如何要求赔偿损失?
- 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 关于办理危害税收征管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 关于办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 交通事故成残疾,起诉索赔获胜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