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带凶器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夺应如何量刑
2007年3月19日20时许,姜某随身携带弹簧刀一把到广州市天河区中山大道上社公交车站,乘一辆公交车停车下客之机,从车后门上车,动手抢夺正在发短信的梁某的手机(价值2478元)。姜某在下车逃跑途中被抓获,并从其身上缴获一把弹簧刀,财物在逃跑途中被丢弃。
分歧
本案应定性为抢劫,但对应否适用“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条款量刑有分歧。
评析
笔者认为,本案不适用“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条款,理由如下:
第一,“携带凶器抢夺”,其本质是抢夺。刑法第二百六十七条第二款规定“携带凶器抢夺”以抢劫罪定罪处罚,属于法律拟制罪名,是对于本身属抢夺行为评价为抢劫的特别规定。从字面理解,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第(二)项明确规定的是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并没有说明“因携带凶器抢夺转化成抢劫的行为”是否也应包纳在其中,并给予加重的处罚。
第二,将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作为抢劫罪的一个加重情节予以从重处罚,是由于会对不特定多数人的人身、财产安全及交通运输安全造成现实威胁,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本案中,被告人没有在公交车上显露或使用身上的凶器,公交车停在车站,乘客可以自由上下,应该说被告人的行为尚没有对车上不特定多数人的人身、财产安全或交通运输安全构成现实的暴力或威胁。
第三,刑法将“携带凶器抢夺”认定为抢劫罪,实质上是对行为人的行为进行了一次从重的评价,而刑法规定的“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也是抢劫罪的一个加重情节。如果对被告人的行为从重评价为抢劫罪后,又再次从重评价为“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相当于对一个行为从重评价了两次,显然违背了禁止双重评价原则。
第四,被告人虽携带管制刀具抢夺,但其无论是在抢夺过程中还是在逃跑过程中均未使用或显露刀具,可见其主观恶性并非极其严重,其行为所造成的社会危害性也有限。如认定其“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显然量刑过重。
最终法院判处姜某有期徒刑四年。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人民法院:蒋 伟 曹之华
- 从认识和控制能力降低主观恶意,降低刑期
- 两高从严打击私募基金犯罪典型案例之四:职务侵占案
- 廖某职务侵占单位18万余元,获缓刑
- 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 紧急提醒:个人销售抗原试剂违法!最高可判无期徒刑!!!
- 近距离安装可视门铃可构成侵害邻里隐私权——人脸识别装置侵害邻居隐私权案
- 张文中诈骗、单位行贿、挪用资金再审改判无罪案
- 【第274号】李某贤掩饰、隐瞒犯罪所得不起诉案
- 济宁某放火罪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委托王律师代理起诉获赔偿款
- 济宁某放火罪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委托王其森律师起诉获得赔偿款
- 网络直播平台销售医用类面膜无资质法律风险及处罚
- 尹律师解读新《信访工作条例》八大亮点
- 申某某诉李某某等名誉权纠纷案
- 吴某甲等人申请执行陈某乙刑事附带民事赔偿纠纷案件
- 丁某杨等人虚构债务被判拒执罪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