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加入收藏
全国站 [进入分站]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法律文书
我的位置:110网首页 >> 资料库 >> 案例分析 >> 经济类案例 >> 金融证券案例 >> 查看资料

法院加密货币典型案例回顾及律师办案经验分享

发布日期:2025-04-11    作者:荆华律师
在金融科技浪潮中,加密货币以其独特的技术架构和创新理念吸引了众多目光,成为金融领域的新兴力量。但随着加密货币市场的扩张,相关的法律纠纷和犯罪活动也不断涌现。上海作为我国的经济与金融中心,在处理加密货币相关案件方面走在前列,其典型案例蕴含着丰富的法律内涵,对律师办理此类案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一、上海法院加密货币典型案例回顾

(一)比特币涉外财产损害赔偿纠纷

在李某、布某诉闫某等人财产损害赔偿案中,被告采用非法拘禁、殴打和威胁的手段,迫使原告将18.88个比特币转入指定账户。刑事判决后,原告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返还比特币。一审法院判决被告返还比特币,若不能返还,则按特定网站公布的价格折价赔偿。被告上诉,二审法院认为比特币具备虚拟财产属性,应受法律保护,维持原判 。这一案例明确了比特币在我国法律框架下的财产地位,即便其不具备法定货币属性,但因其价值性、稀缺性和可支配性,成为受法律保护的对象 。

(二)虚拟货币发行融资服务合同纠纷

某农业发展公司(X公司)委托某投资管理公司(S公司)协助发行代币并支付30万元服务费。S公司完成“白皮书”后,却称发行代币需X公司自行开发APP,之后才负责代币发行。X公司起诉要求解除合同并返还服务费。法院审理认为,代币发行融资本质是未经批准的非法公开融资行为,涉嫌多种违法犯罪活动,而X公司与S公司均无代币发行资质,约定服务事项违反金融管制规定,故《区块链孵化协议》无效。法院综合双方过错,判令S公司返还25万元 。此案例强调了虚拟货币发行融资活动的违法性以及相关合同的无效性。

(三)非法获取数字钱包私钥案

2023年3月,刘某、张某、董某三人共谋,在去中心化钱包App中植入“后门”,非法获取他人数字钱包私钥、助记词等数据。经鉴定,三人非法获取大量助记词、私钥并解析为数字钱包地址。2024年4月,三人因犯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并处罚金3万元 。该案例体现了利用技术手段非法获取加密货币相关数据行为的刑事违法性。

(四)利用数字人民币“跑分”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案

2023年5月起,肖某利用数字人民币四类账户非实名及ATM兑换取现功能,招募他人组建“跑分车队”。他们明知是犯罪所得,仍将数字人民币账户内钱款取出,通过购买虚拟货币并支付给上家指定账户的方式,为境外电信网络诈骗、赌博等犯罪拆分转移赃款,从中赚取“手续费”。经审计,取现金额达1000余万元,其中80余万元为电信网络诈骗被害人转入钱款。法院以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判处肖某等8人有期徒刑七个月至四年六个月不等的刑罚,并处相应罚金 。这一案例展示了加密货币与传统犯罪形式结合的新特点。

二、律师在加密货币案件中的办案要点

(一)准确把握加密货币的法律属性

从上述案例可知,比特币等加密货币在我国被认定为具有财产属性的虚拟财产,虽不具备法定货币地位,但受法律保护。在财产损害赔偿案件中,律师可依据加密货币的财产属性,为当事人主张返还财产或获得相应赔偿。若遇到类似李某、布某案件,律师需围绕比特币的财产属性展开论证,强调其价值性、稀缺性和可支配性,以及法律对虚拟财产保护的相关规定,为当事人争取合法权益 。

(二)深入理解相关合同的效力判定

在虚拟货币发行融资服务合同纠纷中,法院依据金融监管规定,判定此类合同因涉及非法金融活动而无效。律师在处理此类案件时,需深入研究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政策,准确判断合同效力。若发现合同存在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情形,如X公司与S公司的案例,应及时告知当事人合同无效的风险,并根据合同无效的法律后果,协助当事人制定应对策略,争取返还财产或减少损失 。

(三)关注刑事犯罪与民事纠纷的交织

在涉及加密货币的案件中,刑事与民事法律关系常相互交织。非法获取数字钱包私钥案以及利用数字人民币“跑分”案,都伴随着民事财产权益的争议。律师在处理这类案件时,要善于运用刑事判决结果作为民事案件的证据,同时注意刑事与民事程序的衔接。在非法获取数字钱包私钥案中,刑事判决认定的犯罪事实可作为民事赔偿的依据;在“跑分”案中,律师需协助当事人厘清涉案资金的性质和流向,为民事追偿提供支持 。

(四)应对技术难题与证据收集

加密货币案件往往涉及复杂的技术问题,如区块链技术、数字钱包原理等,这给律师办案带来挑战。律师需要不断学习和了解相关技术知识,以便更好地理解案件事实。在非法获取数字钱包私钥案中,律师要理解私钥、助记词等技术概念,以及黑客植入“后门”的技术手段,才能准确把握案件关键。同时,由于加密货币交易的虚拟性和去中心化特点,证据收集和保全难度较大。律师应指导当事人及时收集交易记录、钱包地址信息、聊天记录等电子证据,并通过公证、区块链存证等方式进行保全,确保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关联性 。

三、笔者律师办案策略与经验分享

(一)持续学习与更新知识储备

加密货币行业发展迅速,相关法律政策和技术不断更新。律师要保持学习的热情,关注央行等金融监管部门发布的通知、公告,以及最新的司法解释和司法案例。同时,积极参加区块链技术培训和研讨会,提升自己的技术素养,以便在办案中准确把握法律要点和技术细节 。

(二)多维度分析案件,制定综合解决方案

在处理加密货币案件时,律师应从民事、刑事、行政等多个维度分析案件,制定综合解决方案。对于涉及虚拟货币交易的合同纠纷,不仅要考虑合同效力问题,还要关注是否存在刑事犯罪风险;对于涉嫌犯罪的案件,要兼顾当事人的民事权益保护。在处理利用数字人民币“跑分”案时,律师既要为当事人进行刑事辩护,又要协助当事人处理因“跑分”行为导致的民事财产纠纷 。

(三)加强与专业机构和专家的合作

由于加密货币案件的专业性和复杂性,律师可加强与区块链技术公司、金融科技研究机构以及相关领域专家的合作。在涉及复杂技术问题的案件中,邀请技术专家提供专业意见,有助于律师更好地理解案件事实和技术原理,为案件办理提供有力支持 。

(四)注重风险提示与防范

在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时,律师要注重风险提示与防范。对于参与加密货币投资和交易的当事人,律师应告知其相关法律风险,如合同无效风险、刑事犯罪风险等。在处理虚拟货币发行融资服务合同纠纷时,律师要提醒当事人谨慎签订此类合同,避免因参与非法金融活动而遭受损失 。
110网律师热线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相关法律问题
发布咨询
发布您的法律问题
热点专题更多
免费法律咨询 | 广告服务 | 律师加盟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4007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

关闭

110法律微网 110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