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加入收藏
全国站 [进入分站]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法律文书
我的位置:110网首页 >> 资料库 >> 律师随笔 >> 查看资料

对象错误与打击错误的区分

发布日期:2024-02-16    作者:张敬辉律师
北京隽永律师事务所张敬辉律师讲解对象错误与打击错误的区分

对象错误与打击错误是刑法中两种常见的错误形态,它们在法律后果和认定上存在明显的差异。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两种错误的含义、区别以及相关案例分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两种错误形态。
一、对象错误的含义及案例分析
对象错误是指行为人在实施犯罪行为时,预想侵害的对象与实际侵害的对象不一致,这种不一致是由于行为人主观认识上的错误所导致的。在犯罪心理学中,对象错误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它常常出现在行为人的动机和目标之间存在矛盾或者模糊不清的情况下。
举个例子,甲误将乙当作丙进行杀害,这就是一种典型的对象错误。在这个案例中,甲预想侵害的对象是丙,但由于主观认识上的错误,实际上侵害的对象却是乙。这种不一致性导致甲的行为构成了犯罪,并且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依法定罪处罚。
在处理对象错误的案件时,司法机关需要根据行为人实际侵害的对象及其结果来确定罪名和量刑。这是因为行为人的主观意图虽然是针对预想侵害的对象,但由于认识上的错误,其行为已经对实际侵害的对象造成了实际的危害。因此,在定罪和量刑时,应当充分考虑行为人的主观恶意和客观行为的危害性,以实现法律的公正和公平。
总之,对象错误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在处理相关案件时需要认真分析行为人的主观意图和客观行为的危害性,以确保法律的公正和公平。
二、打击错误的含义及案例分析
打击错误,又称“目标错误”、“行为误差”行为人意图侵害某一对象,因未能控制行为方向而侵害了另一对象的错误。刑法中事实错误的一种。如行为人欲杀死某甲,于是朝某甲开枪射击,却命中某甲身边的某乙,这就是打击错误。打击错误是行为人对目标的识别错误,即行为人认识的事实与客观事实不一致,但仍可成立故意杀人罪。例如,行为人以伤害的故意向他人头顶掷石,却将他人的太阳穴打伤致死。只要行为人认识到自己在伤害他人,并且确实伤害了他人,即可成立故意伤害罪。
在司法实践中,对于打击错误的情形,应当根据行为人主观上有无过失来确定是否构成犯罪以及如何处罚。如果行为人因为疏忽大意或者过于自信而未能控制自己的行为方向,导致实际侵害的对象与预想侵害的对象不一致,则应当认定为过失犯罪。如果行为人故意偏离目标,则应当认定为故意犯罪。因此,在处理打击错误的情况时,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以保障法律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三、对象错误与打击错误的区别
对象错误与打击错误虽然都表现为行为人预想侵害的对象与实际侵害的对象不一致,但它们存在明显的区别。首先,对象错误是由于行为人主观认识上的错误造成的,而打击错误是由于行为人自身的原因(如瞄准失误、枪械故障等)造成的。对象错误是行为人因为主观认识上的偏差,误将甲对象作为乙对象进行侵害。这种情况下,行为人对于自己预想的侵害对象和实际侵害对象存在明显的认识错误。而打击错误则是由于行为人自身操作失误或外界因素干扰等原因,导致预想的侵害对象并未受到侵害,反而侵害了其他不相关的对象。这种情况下,行为人对于实际侵害的对象是没有预想的,也就是说,实际侵害的对象与行为人预想侵害的对象是不一致的。
其次,在对象错误中,实际侵害的对象与预想侵害的对象是不一致的,这种不一致是由于行为人的主观认识错误造成的。而在打击错误中,实际侵害的对象与预想侵害的对象是一致的,只是由于行为人自身的原因导致不应当侵害的对象也受到了伤害。这种一致性表明,行为人在实施行为时对于自己预想的侵害对象是有明确认识的,但由于一些外部因素的影响,导致实际侵害的对象并非仅有预想的对象。
总的来说,对象错误与打击错误虽然都表现为行为人预想侵害的对象与实际侵害的对象不一致,但它们的产生原因和表现形式存在明显的区别。在法律实践中,对于这两种错误的区分和处理也有着不同的法律后果和影响。因此,在处理涉及错误行为的案件时,需要仔细分析案件的具体情况,准确判断是对象错误还是打击错误,以便正确适用法律,维护法律的公正和权威。
?
四、相关案例分析
1. 张某欲杀李某,将毒药放入李某的饮料中。由于张某的疏忽,错将饮料倒入自己的杯子中,结果自己中毒身亡。这个案例属于对象错误还是打击错误?
这个案例属于对象错误。虽然张某实际侵害的对象是自己,与预想侵害的对象李某不一致,但这种不一致是由于张某主观认识上的错误造成的。如果张某明知毒药是给李某的,但因为疏忽大意或者其他原因导致自己误食了毒药,则属于打击错误。
2. 王某欲盗窃赵某的财物,误将赵某的财物当作自己的财物拿走。这个案例属于对象错误还是打击错误?
这个案例属于对象错误。虽然王某实际侵害的是赵某的财物,与预想侵害的自己的财物不一致,但这种不一致是由于王某主观认识上的错误造成的。如果王某明知盗窃的是赵某的财物,但因为疏忽大意或者其他原因导致自己误将赵某的财物当作自己的财物拿走,则属于打击错误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相关法律问题
发布咨询
发布您的法律问题
热点专题更多
免费法律咨询 | 广告服务 | 律师加盟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1462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