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加入收藏
全国站 [进入分站]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法律文书
我的位置:110网首页 >> 资料库 >> 论文 >> 法理学 >> 查看资料

留守儿童心理问题

发布日期:2011-12-26    作者:胡志鑫律师
社会经济地位是儿童发展领域颇受重视的因素,一般来说,心理学意义上的社会经济地位是经济资本(如家庭经济收入、父母职业地位)、人力资本(如父母受教育程度、工作技能)和社会资本(如单亲家庭)的结合,这三者都影响着儿童的发展。高社会经济地位的家庭为子女提供了大量的辅助性条件和社会支持,如充足的食物和营养、父母的关心和照顾、良好的学习条件,而低社会经济地位的儿童在这些资源上的不足使其处于发展的高危状况中。对于低社会经济地位尤其是贫困儿童的发展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萌芽,对贫困家庭的重视和社会福利改革极大地推动了这一领域的研究,研究主要集中在低社会经济地位对儿童的健康、认知发展、学业成就、社会情感发展的影响方面。在对低社会经济地位儿童各方面的发展状况作出描述的同时,研究者对低社会经济地位影响儿童发展的机制和过程更感兴趣,提出了一系列的中介和调节因素。我国现有流动人口已经过1亿,据保守估计,因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由祖父母、亲戚或其他人代为抚养的孩子,在各地农村不会少于千万,由此形成的所谓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但已有的为数不多的教育和心理方面的研究主要是从农村留守儿童一般生活状况、监护人素质、家庭教育中的问题和缺陷等儿童发展的外在影响因素来了解和分析留守儿童的成长,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等内在特点的研究不多,留守儿童在当今中国社会生活中属于典型的低社会经济地位儿童,对留守儿童的研究不仅应该了解其一般状况和外部影响因素,更需要深入了解他们的内在心理特点和发展机制,本研究试图通过实地调查和心理测量,在了解留守儿童成长和教育中的一般问题的基础上,考察留守儿童的人际关系、自信心、学习适应、焦虑与孤独情绪的特点,更多地揭示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的内在特点,并对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发展提出建议,二、研究的实施湖北省是近年来劳务输出的大省之一,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情况在全国有典型性,作为本研究调查取样的英山县、京山县和随州市又是湖北省经济发展和人口结构方面有代表性的县市,为了保证本次调查研究的效度,研究者针对调查工具和工作方案进行了大量的准备,专门编制了访谈提纲、教师问卷和学生问卷,并准备了专门的心理测量工具,本研究使用的教师问卷和学生问卷经过试测和修订,具有较高的内部一致性,心理测量使用的5儿童孤独问卷由Asher等人编制,中文版经修订,包括24个项目,其中16个项目反映儿童的孤独、无助感和对同伴关系的主观估计,八个项目反映儿童的习惯和爱好,目的在于帮助被试轻松对项目作出反应,每个项目采用5点量表计分,16个项目的分数之和即为被试的孤独分数,个人可能的孤独分数最低16分,最高8分,5儿童社交焦虑问卷6LaGreca等人编制,经修订后的中文版,包括1个项目,反映儿童害怕否定评价和社交回避及苦恼,每个项目采用3点量表计分,1个项目的分数之和即为被试的社交焦虑分数,社交焦虑分数最低为分,最高为2分,本研究的调查分三个小组进行,各小组用两周时间分别在三个县市展开调查,通过查阅档案、访谈、座谈会、问卷调查、心理测量、学生作品分析等方式,对行政管理干部、教学研究人员、中小学管理干部、教师、村民、学生等各类人员进行了调查,走访学校21所,访问行政村1个,工作对象涉及基层管理人员8余人、教师28余人、村民5余人、学生12余人,发放调查问卷16多份,本次调查得到教育行政部门、相关学校和村民的大力支持。
调查获得了大量录音、录像、照片和学生作文、家校联系卡等原始文档资料,本文报告对教师和学生的部分调查结果,调查结果表明,农村儿童留守现象相当普遍,在校小学生中(以校为单位,父母双方至少有一方外出打工的最高达到69.2%,最低为15.9%,其中父母双方都外出打工的最高达41.5%,最低为7.2%,从三个县市平均来看,中小学生单亲外出打工者占31.5%,双亲外出打工者占13.4%,二者合计为44.9%,调查还显示,小学生家长外出打工的比初中生家长外出打工的多,而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家长外出打工又比高年级家长外出打工的多,大部分有未成年子女的外出务工者将子女留在老家生活和学习,但一般来说,他们都会在外出之前对子女作一个让自己比较放心的安排,大多数父母双方都外出务工者都有老人在老家帮助他们监护未成年子女,如果没有长辈帮助,他们一般都会有一方留在老家照顾自己的孩子,只有极少数的进城务工者会将自己的孩子托付给可以信赖的亲戚照管,也有极少数对子女安排未能尽到责任,留守儿童绝大多数都在接受正常的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生绝大多数在学校寄宿,小学生的情况地区差异很大,有的从一年级开始在校寄宿;有的从四年级开始在校寄宿(在部分乡完小,一年级至三年级走读(在村教学点,学生宿舍住宿条件普遍很差,面积狭小,缺乏生活设施,一个2平方米左右的潮湿阴暗的房间一般都住2个左右的学生,一张高低床上下各睡两人,伙食费一般每生每天两元,这样的标准意味着学生每周在校五天内只能有两餐吃到肉食。
 
第一节   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社会背景
 
本次调查发现,农村留守儿童在成长中确实面临一些问题,如生活安排、人身安全、身体健康、学习、品行、情绪、交往等等方面,其中有些是留守儿童特有的问题,有些是与农村社会和基础教育整体现状交织在一起的问题。
(一) 生活安排
留守儿童在生活安排方面一般都有临时监护人,监护他们的爷爷奶奶或者其他人一般会将他们的生活尽力照顾好,调查对象都反映没有孩子因为父母不在身边而遇到生活上的困难,相反,不少的留守儿童因为父母在外打工,家庭经济条件比没有外出打工的家庭要好,其衣着要好一些,身上的零用钱也会相对多一些,但也有极少数因为父母外出打工,长达几年时间不回家,子女在家与爷爷奶奶生活发生困难的情况。
(二) 人身安全
留守儿童由于得不到家庭和父母的有力或有效的监管,易产生安全隐患,这种安全问题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受到他人的非法侵害或人身伤害;二是自己行为失控,走上违法犯罪甚至自杀轻生之路,危及自己的人身和生命,如某校的一女生,托养在伯父家时被人强奸,同村另一小学生父母外出打工,托付给爷爷奶奶照管,其爷爷、奶奶在当地被视为弱智人,根本无监护能力,结果这个孩子偷开别人的摩托车,撞死在电杆上,殷店镇某村一个孩子托养在亲戚家,因缺少照顾,一天突然死在路边,曾都区发生过三起打工家庭留守儿童自杀的情况,但是,这些案例并非普遍发生的情况,如在英山县调查时,就没有发现因为父母外出打工,子女在家出现人身安全和身体健康方面的事故。
(三) 学习问题
父母外出打工对孩子的学习确实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对小学生,主要的问题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学习心理问题,一些留守儿童因为父母离开,在一个时期(大多数为半个月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在学习上变得有些消沉,课堂听课不能集中注意力,作业完成情况也不太好;二是持续性的学习成绩不能上升,很多的留守儿童在父母外出初期学习成绩下降,虽然其中大多数人在经过一到两个月后能有所恢复,但最多只能维持原有的水平,总体上看,不少人的学习成绩有所下降,78.4%的教师认为父母外出打工以后,孩子的成绩差了,只有9.3%的教师不同意这一说法,多达54.5%的教师认为父母去打工的孩子学习成绩一般较差,对此表示不太同意的教师占26.5%
(四) 品行问题
调查发现,父母外出务工的留守儿童在行为方面也会出现问题,尤其是初中阶段的男生这个问题表现更为突出,留守儿童行为上的问题主要有:放任自流、不服管教、违反学校纪律,例如晚上偷偷外出上网,通宵不归,甚至看不良录像、同学之间拉帮结派、赌博等,有的孩子自控力较差,学习行为和日常行为较父母在家时均出现较明显变化,因失去父母监管,少数少年甚至走上违法犯罪之路,如曾都区某镇的小明因无人管教,伤害他人,被法院以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并赔偿他人损失近三万元,一些留守的二无一未无学上、无工打、未成年青少年品行问题更多,在一些地区二无一未青少年犯罪案件占到全部案件的4%以上,因为父母不在身边,监护人反映对比较调皮的孩子的监管面临各种困难,如孩子的爷爷奶奶一般年纪偏大,和监护对象之间存在巨大的代沟,其他类型的监护人在管教孩子上也会遇到困难,对别人的孩子在管教上只能有所为,有所不为,对孩子的不妥当行为有的不好管,有的管不住,学校的班主任教师也反映,在对一些留守儿童管理上存在困难,农村青少年的品行问题是和现阶段农村基础教育面临的普遍性问题密切相关的,尽管可能与学生父母外出打工而监管不够有关,但是一些父母在家的孩子也存在这些问题,一些村镇干部认为近几年来学校校风不正,学校和教师管理无方,但学校和教师认为现在学校和教师不能惩罚学生、不能留级,学校已经没有了有效的管理教育学生的手段,此外,大批未成年人父母外出务工还可能会给其子女的成长带来其他方面的影响,一种影响是导致农村新的读书无用论抬头,一些孩子(甚至孩子的父母认为,不用读多少书一样也能在城市里赚钱,甚至比农村的知识分子们赚钱还要多,好像孩子读不读书并不重要,二是一些家长在外务工,被迫将孩子留在家里,对子女心生愧疚,于是通过给孩子寄钱来补偿自己对孩子的照顾不周,而这些孩子在花钱方面又缺乏有效的指导和监督,容易误入歧途。
(五) 心理问题
不少的被调查对象都认为外出务工者的子女在父母外出后表现出一些心理上的问题,年龄越小的孩子表现越是突出,尤其是小学生表现明显,还有女生比男生更突出,比较突出的心理问题主要有情绪问题、交往问题和自卑心理等,下文将对此展开论述,五、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本研究设计了专用的教师问卷、学生问卷和访谈提纲,并采用了儿童孤独量表和儿童社交焦虑量表作为心理测量工具对相关方面进行了考察,其中教师部分共获得246份有效问卷,学生部分共计165份有效问卷和测验量表,访谈学生31人,在教师问卷中,依据各题目测量内容的不同,将问卷分为四个维度,依次为:一般印象、学习适应、品行、情绪与交往,将教师评定按5级量表计分,从第一个答案到第五个答案依次为完全不同意到完全同意,分别计为12345分,对第78两题反向计分后四个维度上的平均分分别为:一般印象4.9、学习适应3.73、品行3.57、情绪与交往3.53,四个维度的平均分都显著大于中间值3,说明教师对父母外出打工的孩子的评价更趋向消极的一面,被调查教师总体上认为父母外出打工儿童在一般印象、学习、品行、情绪上比父母在家儿童的问题严重,6%以上的教师认为父母外出打工的孩子绝大多数情绪上有问题、他们比父母在家的孩子更难教育、绝大部分很可怜;7%以上的教师认为父母外出打工以后,孩子的成绩差了、品德差了;65.9%的教师认为父母打工的孩子心理上问题较大,但只有31.7%的教师认为留守儿童与同学的关系较差。
从本研究所涉及的心理发展指标来看,总体上,教师对父母都外出打工的孩子的认识和这些孩子的自我知觉之间存在着系统性的差异。即教师多数认为父母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严重、难以管教,但学生问卷和测量资料却显示父母是否出去打工对孩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求助对象、自信心和人际关系方面,在学习适应、孤独和社交焦虑方面并无显著差别,
值得注意的是,农村儿童在学习有困难时的求助对象不存在显著的差异,这可能主要是因为在学习上他们平时都很少得到父母的帮助,但父母在家的孩子在遇到学习以外的其他问题时,更少向父母求助,而父母都不在家的孩子在遇到同样困难时候想到向父母求助的可能性最大,这说明农村儿童与父母的关系可能存在很多问题:父母在身边时并没有成为其首选的求助对象,而父母不在身边时其向父母求助的意愿更多的只不过是一种情感安慰,开放式调查和访谈结果显示:父母外出打工的学生大都能够理解父母在外打工的艰辛,并以此作为激励自己好好学习的动力,调查中也了解到,有极少数孩子在父母出外打工后,变得更加坚强、自理能力增强,把对父母的思念感激变为学习的动力,学习自觉上进,表现良好,就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来说,小学生看到别人有父母照顾时会产生短暂而明显的情绪体验,初中生已经能够换位思考,并能够理解和体谅父母外出打工是生活所迫,或者是为了自己能够上学,并以此激励自己好好学习,相对而言,父母不在的孩子更成熟,高中生也会在别人的父母来送东西的时候羡慕别的同学,或者在生病和失眠的情况下想念父母;被调查的高中生认为父母不在家的学生得到了父母更多的经济上的支持,从不同角度对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评估是不一致的,从某些极端案例来看,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是非常严重的;学校校长和教师一般认为留守儿童有比较多的心理问题,对他们的一般印象、学习、品行、情绪等方面的评价都较差;从学生自我报告结果来看,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主要是在人际关系和自信心方面显著地不如父母都在家的儿童,而在孤独感、社交焦虑和学习适应方面与其他儿童没有显著的差异,这些情况表明,留守现象对农村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是非常深刻而复杂的,需要更深入的研究。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实际上是与农村基础教育的一些其他的问题纠缠在一起,相互影响,农村社会经济和文化生活的现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留守儿童问题的复杂性和严重性,(一师资力量薄弱,班级过大,留守儿童在学校很难得到学习以外的关怀本研究调查的乡镇中小学平均每班学生达到七八十人,最多的班学生超过1人,由于师资力量薄弱,大多数中小学校对于寄宿学生都没有配备专门的生活老师,住校生的管理基本上是由班主任老师负责,班主任老师负担极重,而大班教学,也使所谓的互动式新教学方式落空,学校教师反映,一个班七八十个学生,老师根本不可能做到因人施教;对于留守儿童特别的心理、感情需求更无法顾及,也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对留守儿童的有效教育和管理,一些教师反映,违纪学生大多是留守儿童。
目前农村学校对教师的评价机制存在偏差,以致教好几个差生,不如带好一个优生。无论是对教师的考核还是对学生的评价,还是停留在传统的应试教育的理念上。这样,就会在一定程度上放松对成绩较差学生的教育、管理,从而也在一定意义上加剧了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对困难学生的管理,也缺乏有效的教育措施,原来对这些学生可以让其留级,这也在某种程度上促使农村家长关心子女的学习;而强调实行九年义务教育、一些地方取消留级制以后,学生无论成绩好坏都可以升级,一些家长也便不再关心子女的学习,认为把子女交给学校就是老师的责任,(三学校办学条件差,留守儿童分散寄养多于在校寄宿,管护形成空档许多外出打工的家长之所以不愿意将子女寄宿在学校,是因为他们嫌学校的寄宿条件太差,调查发现,相当一部分农村学生寄住在学校附近的亲戚家中,在这些学生中,绝大部分是留守儿童;留守儿童住校的不足一半,寄住家的亲戚一般不会像对自己的子女那样管束、教导留守儿童,他们认为管得太严,小孩子不理解;而这些孩子自己也有一种寄人篱下的感觉,另一方面,学校认为这些孩子在校外不便于管理,由此,在学校和亲戚之间形成一种对留守儿童的日常监护失控,他们很容易沾染社会上的不良习气,例如,乱花钱、泡网吧、赌博等等。
对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各级政府和全社会都应给予关注,要从根本上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需要家庭、学校、社区以及政府之间的协调合作,各级政府应通过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强化农村父母在子女监护和教育方面的职责,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加强寄宿制学校的建设,改善农村儿童的居住和生活条件,在学校设置方面合理布局,尽可能缩小农村小学或教学点的覆盖范围,在教育管理上应该利用各种资源为农村儿童提供和改善生活条件,如允许学校在严格管理的前提下合理收取一定的费用,改善学生寄宿条件,或者开办留守儿童宿舍,吸引打工者将他们的孩子寄宿在学校,从而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管护,允许利用民间力量在农村兴办寄宿制教育辅助机构,弥补农村中小学与打工家庭之间留下的空白,给不同收入阶层的农民子女提供不同的学习、看护、寄宿条件,对一些地区已经出现的代理家长、托养中心之类民间托管形式,应该制定相应的政策,明确其积极作用和地位,规范其运作行为,学校工作要采取综合措施来帮助留守儿童克服面临的各种困难,如加强寄宿管理,包括保育员的选用、培训,管理方式的改进,相关制度的落实等,大力加强农村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如重视学生的心理咨询与辅导,建立留守儿童心理发展档案,及时发现和诊治学生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学校应以丰富多彩的有益身心的活动来引导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以良好的教育来留住学生的人和心,学校要关注和改善农村未成年人生活的社会环境,利用中小学的现有条件,在节假日为学生提供夏令营之类学习活动机会,会大大有益于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此外,组织青年志愿者等社会资源和大型活动,积极参与农村外出打工人员子女的教育;在城市教育管理体制中充分考虑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问题,采取积极措施鼓励务工人员携带子女进城上学,也将有助于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农村留守儿童可能是相当长时期都会存在的一个现象,是社会转型期农村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
 
第二节  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日前农村劳动力日趋剩余,许多学生家长外出打工,把孩子长期交由老人或亲戚代为照顾。由于孩子缺乏父母的直接监护,致使这些留守儿童很容易受到伤害,而且即使受到伤害,也往往不易被人发现。有些留守儿童有蛮、恶、刁的现象,有的还染上流氓习气,甚至与流氓团伙有染。这些学生给学校的教育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这也是向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严峻的挑战。
    怎样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呢?
    1、要尽可能的保持和留守儿童的密切联系和沟通
    留守的少年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一些人甚至会走上犯罪的道路。作为老师要把学生看成朋友,主动接近他们,拿出更多的时间与他们联系,创造更多的时间和机会与他们谈话沟通,对他们的道德发展和精神需求给予更多关注。把他们的困难放在心上,想方设法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甚至给予特别的照顾,让他们把你当作知心朋友,愿意跟你说心理话、说真话,将心中的苦恼、愤怒、悲伤向你倾诉;平时多创造一些愉快融洽的场合,如和他们一起唱歌、游戏、劳动等,这也是与他们进行联系和沟通的最好时机,真正做他们的良师益友。
    2、尊重、理解、宽容与激励教育
孩子毕竟还是未成年人,他们需要别人的尊重、理解和宽容。留守儿童更是如此。孩子是被教育者,而老师是教育者,每个教师都要认识到:教育学生是国家赋予教师的职责,教育好学生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
  1)教师只接受学生的优点和成绩,对孩子的缺点和不足难以接受,采取粗暴、压抑、禁锢的教育方式效果只能适得其反。缺少对学生人格的尊重,认为,打骂、惩罚是为了让他有出息,的旧的教育方式是错误的,与尊重、理解、宽容学生是背道而驰,是绝对不可取的。尊重、理解、宽容学生不仅仅因为他们年纪小,需要爱护、关心和培养,还在于他们从出生起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着自己独特的个性,他们天真烂漫,活泼、好动,无论谁都无法支配或限制他们的行为。学生对自己的名誉很看重,会更小心地维护别人对自己的好评。因而教师不宜宣扬学生的过错,若教师当众宣布他们的过失,使他们无地自容,他们越觉得自己的名誉受到打击,维护自己名誉的心思也会越淡薄。事实证明,受到教师良好的尊重、理解、宽容的学生大多非常合作,他们待人友善,懂礼貌,同教师谈话没有一点局促感,自我独立意识强。
2)激励教育,以其触动心灵,让留守儿童在跌倒后爬起。无国不需良民,无校不需良生,无人不需成功,无业不需用心。用催人向上的引导来激励留守儿童,从人性的本质和原动力出发,以治心扶志为本,借助特殊的音乐和环境氛围,用极具感染力和震动力的心声心语,引导他们如梦境般回想过去,重温往事,反思自己,遥挂父母,感念恩情;忆往日雄心,念今日心态,使他们麻木的心灵觉知痛苦蒙昧的知得以唤醒,迷失的自我重新找回,又以情理交融、催人奋进,让他们在落泪之余振作之后仍回味再三,点燃心中的激情,重树成功的信念,重塑全新的自我。
3、以良好心理品质对留守儿童潜移默化感染
1)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品质,身教重于言教。一个成功的教师,应既有渊博的学识和优良的教学技能,还应有健全的人格,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地发展。如果老师自身教育素养不高,教育方法不当,就会伤害学生,甚至造成了学生的心理障碍。因此,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品质,成为学生心理健康的表率。
   2)在孩子犯了错误后,有的老师方法不当,当着其他人的面前或讽刺,或挖苦,或严厉指责,甚至破口辱骂等,只能造成他们害怕老师,害怕学校。在心理压力下,有的孩子变得焦虑、烦燥、紧张、暴怒、嫉妒、猜疑等,产生逆反心理,自尊心特别强的,就会不肯接受老师提出的任何意见,反正父母不在身边了,老师你对我无可奈何,并学会了应付老师的,欺骗术,。常常会因为一点芝麻小事而愤怒,生活失去了色彩,学习变得枯燥无味,厌学的情绪与日俱增,给教育带来更大的不利。总之,留守儿童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关键时期,我们教师应当高度重视,正确引导他们健康成长,防止他们因缺乏父母之爱和管教而误入歧
途。
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最先接触的是父母,父母无微不至的呵护和关爱满足了子女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同时,儿童在与父母互动中相互之间的亲情关系日趋加深,成了其他人际关系很难替代的一种亲子关系,这就是子女对父母的依恋。在整个儿童和青少年时期这种依恋关系使他们获得一种心理的支撑力量,能够很好地面对外部世界发生的各种情况,他们的内心始终是安全的、充实的。而对于每一个留守儿童来说,他们得不到满足的恰恰是再正常不过的亲情需要。有专家曾经说过,没有亲情的教育是一种残缺的教育.而父母的关爱是其他任何亲情所无法替代的川。面对父母外出务工的现实,他们之中绝大部分人充满了无限的惆怅、思念和哀怨,同龄孩子和父母的亲密关系是他们最羡慕的。已有研究表明,越是和父母关系密切且感情交流丰富的孩子,父母外出后表现出的心理问题越是明显。根据杜会比较理论,每个人都会自觉不自觉地与他人进行比较,尤其是与自己相仿的人比较,比较的结果则强化了原有的某种心态。留守儿童与其他儿童的比较使他们因缺乏亲情而产生更多的失落感和心理失衡。留守儿童的种种情绪问题如抑郁、不安、惆怅、愤怒等,其根源更多地归结到对于亲情的需要。
    已有的调查表明,父母外出打工的孩子和同学的关系较差,尤其是父母双双外出的孩子,表现出不爱说话,不愿和别人交往,比较孤僻,特别是女生表现突出图。透过这一现象可以看出留守儿童的内心世界是不平衡的,这种失衡往往会以两种形式表现出来:一是封闭自己,以伤感的心态来看待外部世界和他人,自怨自怜,倍觉不幸,不愿与同学和老师交往,尤以女生为多;二是向他人宣泄内心的不满,多表现出寻衅心态,惹是生非,严重地干扰和破坏了人际关系,这种状况以男生为多。无论上述哪种情况,其本质是相同的,均以与他人不同的种种表现来显示内心的不平衡,同时希望能够得到某种关注。留守儿童的交往问题不能从表面存在的问题去看,而应该看到其问题的实质,交往障碍是渴望交往、缺乏交往的外部表现,当他们无法平衡自己的内心世界时,就会以外部行为方式来表现,有时是自己意识到
的,有时是自己根本无法意识到的。
    留守儿童经常看到其他同学朝夕与父母相伴,有人关心和疼爱,而自己却没有,相比之下必然会感到失落和自卑。由于这些内心的活动很难向外倾诉,当事人也会感到没人能够真正理解自己,长期的比较,加之情绪体验,逐渐产生了这种心境。自卑感一旦形成,就会以一种负向情绪体验存在。由于客观环境和主观认知难以改变,随着父母外出务工时间的延长这种自卑体验不仅不会减少,反而会增加和泛化,严重影响当事人的身心健康。与父母关系越密切,感情交流越丰富的孩子,在父母外出后表现出的心理问题越明显[r2,。据对一些农村留守儿童的调查显示,他们中绝大部分存在比较严重的自卑感,他们普遍反映的是生活上的艰难和不便相对比较容易对付,真正的困难来自心理上的压抑,感到心里头有话没处诉说,尤其是遇到了挫折和委屈的时候,哪怕在父母面前哭
一场也会轻松些。
    有文章提到留守儿童的境遇堪忧,他们中大多数人表现为任性、冷淡、内向和孤僻,而且逆反心理严重,他们对待批评容易采取逃学甚至出走等过激行为[to。这些行为使人们感
到他们难以教育和管束,要么采取高压政策,要么放任,然而均无实质性效果。我们课题组在和这些留守儿童的密切接触中发现,他们中绝大多数人都反映实际情况并不是有意要表
现出种种逆反和对抗。有时也不知道为什么心里似乎憋了一股火,甚至不明白火是从何而来的,但是只要遇到可以发火的场合都会表现得有些过分;有时事后也会后悔,但是后悔的时候有谁会知道呢?留守儿童的这些心里话说出了他们内心的体验和感受,一个人内心不平衡的时候会采取各种手段来达到心理平衡的目的。这些手段中有些是合理的,是被允许的;有些是另类的,是不符合约定俗成的要求的;有些是具有一定破坏性的,是必须严格禁止的。留守儿童的内心世界有自己独特的体验和感受,当他们感到压抑难平而又无法正常宣泄时,往往会以某种方式表达出来,而此时的宣泄更多是以负向的方式表达的,代表了一种情绪,也代表了某种无奈的反抗。
 
第三节 留守儿童道德成长问题的心理社会分析 
 
近年来,随着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凸显,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继城市流动儿童教育问题之后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新的焦点,留守儿童通常指那些生活在农村,因父母外出务工而与祖辈或其他代养人生活在一起的儿童,留守儿童特殊的生活境遇和教育环境除了引发一些诸如安全和心理健康问题的等一般性的教育问题以外,也对他们道德成长过程产生了诸多的影响,留守儿童因长期与父母分离,疏于父母在行为上的监管和道德成长的正确引领,在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人格以及道德行为等方面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偏差,有些留守儿童甚至出现严重的过错行为和强烈的反社会倾向,如果不对农村留守儿童这个庞大的特殊群体施以有效的道德教育和具有针对性的行为干预,势必会给他们未来的道德成长带来不可逆转的消极影响,同时,如果任其发展成一个庞大的道德素质低下的危险群体,不仅会直接影响农村的经济发展与社会安定,而且也会演变成危及和谐社会构建的一个巨大隐患,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育学研究对发展中的教育问题留守儿童道德成长的关注也同时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对留守儿童道德成长的研究同样还面临一个研究理念和研究范式的转变问题,对留守儿童道德成长的研究不能仅限于道德行为问题的外部表征和教育社会学视域下的社会后果的研究,而应该详尽解读留守儿童道德发展问题背后深层的心理社会因素及其发生作用的过程与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努力探寻解决留守儿童道德成长问题的现实途径,这也是当代教育学和德育学研究应该具有的问题意识和实践关注。
    一、留守儿童道德成长问题的心理社会因素及综合分析
    从总体上看,留守儿童道德发展问题的出现缘于家庭教育的缺席,而事实上,在这个笼统的原因背后,隐藏着更为复杂的心理社会因素,其中,亲子关系的失谐,安全感和归属感的丧失,父母榜样作用的剥夺以及道德行为监控机制的弱化共同构成了影响留守儿童道德成长的家庭教育因素,它们以特殊的功用与机制不仅改变了留守儿童社会学习的情境与过程,催生了留守儿童的道德行为问题,而且也深刻地影响了留守儿童健全的道德人格的形成和良好的道德情感的发展。
(一) 亲子关系的失谐与道德情感的变异
家庭是由家庭全体成员及成员间互动关系组成的一个动态系统,儿童是家庭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家庭系统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主要通过亲子关系的互动来完成。心理学的研究表明,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尽管儿童与父母相处的时间在不断减少,同伴关系的作用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在不断加强,但是对绝大多数儿童来说,他们仍然会以一种强烈而积极的方式依恋着他们的家庭,与父母在各个方面保持着良好的沟通,父母仍旧是青少年获得忠告和情感支持的重要来源,亲子关系在儿童的道德成长中起着重要作用。一方面父母以直接的形式向青少年传递道德知识和价值观;另一方面,父母还会以间接的方式扩展家庭生活以外的情感支持。国外关于儿童亲子关系的研究表明,母亲的温情鼓励、支持和期望及对儿童多讲道理少用惩罚的行为特征都有助于子女形成健康的社会情感,在社会交往中形成正确的社会态度和良好的同伴关系。在良好的亲子关系中,父母除了给与儿童情感的支持,尽力满足儿童的情感需求以外,还通过鼓励儿童表达情感,让儿童通过社会交往获得社会情感的发展,并通过这些情感上的支持促成儿童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的内化。相反,如果亲子关系不良或被人为剥夺,儿童缺少父母的热情与关爱,就难以获得自我的良好感受、产生安全感和自尊心,从而导致心理上的敌意和焦虑。留守儿童与父母长期分离,与父母的亲情关系趋于淡漠,无法在良好的亲子关系中与父母进行正常的情感交流,无法获得直接的情感体验,从而难以形成健康良好的道德情感品质,在正常的道德情感方面常常会表现出诸多的偏差。国内关于留守儿童的研究发现,许多留守儿童因亲子关系的失谐,只知道单向的接受爱,不去施爱,更想不到如何感恩回报,整天得过且过,不思进取,对他人缺少诚信,片面强调个人利益,对家庭、朋友、邻居、社会冷漠少情,缺乏社会责任感。也有的留守儿童表现为冷漠、自负等情感障碍和退缩性行为,以及冷酷、缺少同情心,甚至导致严重的攻击行为和反社会行为。
(二) 父母榜样作用的缺失与道德观念上的混乱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儿童道德观念的获得和亲社会行为的出现都是观察学习和替代强化的结果。班杜拉认为儿童在社会活动有充分的机会观察他人的社会行为,儿童通过观察和模仿也会获得这些行为,榜样的作用在观察学习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对榜样的观察和模仿中,认知情感变量和自我强化成为其行为的控制机制,作为观察者和模仿者的儿童,通过自我控制的奖赏和惩罚来调节自身的行为。在儿童道德成长的早期,父母是他们最重要的模仿榜样。父母不仅用直接的形式,用语言传授向儿童传授道德价值观,而且其道德活动的本身也会给儿童潜移默化的影响。从对父母的行为模仿中,儿童不仅可以获得一般的态度和观念,也可以形成特殊的嗜好和行为,由这种模仿所导致的类似性在不同的情境下都会影响儿童道德发展中道德认知、道德人格和社会类型。在对父母行为的模仿中,儿童会逐渐熟悉并了解不同的道德情景,建立起正确的是非判断和价值观念。心理学的研究还表明,儿童早期的亲社会行为与儿童以父母为榜样的社会学习过程具有直接的关联,亲社会行为(Prosocialbehavior)是旨在有益于他人的行为,如助人、安慰、分享、合作等,心理学家马森把它解释为旨在帮助他人或群体并使其受益,而行为者却不期待外部奖励的行为。这类行为场需要行为者付出一些代价,做出自我牺牲或是冒一些风险。虽然亲社会行为不等于道德行为,但从发展的角度看,个体最早表现出来的是亲社会行为,以后,亲社会行为与特定的道德认知、道德动机相结合,逐渐转化为道德行为。从这个角度上说,亲社会行为是道德行为的基础,亲社会行为的训练与培养是儿童道德教育的切入点。城市的流动儿童尽管在道德成长中也会存在诸多的问题,但他们仍然跟随在父母身边,仍然维持较好的亲子关系。而留守儿童的亲子关系在一个时期内被人为的剥夺了,完全失去了父母对他们的约束和关爱,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缺少可以模仿的清晰的榜样形象,加之没有父母及时地对亲社会行为的评价奖励和强化,留守儿童的亲社会行为难以转变为稳定的道德行为,当他们在复杂的道德情境下产生认识上的困惑和强烈的内心冲突时,当他们在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中面对复杂的道德判断难以取舍时,他们迫切需要得到一个道德知识的给予者、道德问题的咨商者、道德行为的示范者,而事实是,他们所面对的是与自己有着严重代沟、观念陈旧、知识缺乏的祖辈代养者,道德榜样的人为剥夺致使正常的道德学习过程受阻,使他们在社会道德学习中无法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判断。
(三) 父母监控机制的弱化与道德行为的失范在儿童的社会化过程中,父母的控制也是一个重要的不可或缺的条件。社会化被看成是父母塑造儿童行为的过程,尽管儿童社会化的终极目标是自我控制而非外部管制,但是要想儿童在道德发展中形成良好的道德认知能力、健康的道德情感、正确的道德行为,父母必须有一定程度的控制。国外青少年心理研究发现,父母对儿童的过失行为的形成有很大的责任。父母如果疏于对儿童的控制,对儿童的初期攻击性行为不予制止,常常会助长或导致儿童的攻击行为和反社会行为。同时,父母的控制作用还表现在对儿童加入不同同伴群体的控制上,在儿童的道德发展的影响因素中,除了家庭教育以外,同伴群体是影响儿童道德发展的另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当儿童的道德问题无法在家庭和父母那里求得解决时,便会转而求助同伴群体,不良的同伴群体也因此成为促发青少年过错行为的诱因。在关于青少年犯罪和过错行为的研究中,不良同伴群体的影响与过错行为之间的关系是十分明确的。有研究发现,团伙成员在与他们的团伙在一起时违法犯罪行为会增多,当离开其团伙不处于团伙环境时这样的行为就会减少。道德发展理论的研究也从另一个侧面对青少年道德发展过程中的控制作用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在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中,尽管科尔伯格不认为父母对道德发展的理论起决定作用,但他同时肯定父母纪律要求中的认知结构却影响着儿童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如果父母使用连续性的纪律要求孩子,包括推理和解释、讨论他人的情感,施以民主的家庭讨论风格,孩子在道德发展中将会出现更多成熟的道德判断和更好的自我控制行为。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的最直接后果,是导致儿童的道德行为长期处于放任的状态,加之留守儿童与祖辈之间的心理距离和代养人的疏于管教,许多过错行为不能得到及时地纠正和制止,继而发展成为严重的道德行为问题,一些留守儿童因受不良同伙的影响甚至走上了犯法犯罪的歧途。留守儿童道德成长中的惨痛的事实证明,青少年个体的发展既需要心理的自主,也需要行为的监控,剥夺青少年自主发展的机会可能会使青少年面临退缩等内部问题的危险。相反,给予青少年过度的自主,而不给他们提供行为的指导,也同样会使他们面临外部问题的危机。
    二、留守儿童道德成长问题解决的现实路径
    从长远的角度看,留守儿童道德成长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整和社会机制的根本性转变,需要国家在具体政策上给与相应的倾斜。通过缩小城乡差别、加快城市化进程改变目前的人口流动现状。通过增加城市流动儿童入学机会彰显一视同仁的同等待遇,通过进一步理顺教育管理体制,探索流动儿童全纳的教育机制,使更多的农村儿童能随父母在务工地就近入学,减少人为制造的父母与子女之间分离,维持正常的亲子关系,使这些儿童获得较好的道德成长环境。然而,长期以来形成的制度上的壁垒和城乡分割的心理定势的影响,决定了留守儿童问题在短时间内难以得到有效解决。这也是每一位教育理论研究者和德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一个客观现实。对于留守儿童道德教育这个发展中的问题,教育学必须立足于目前的教育现状,在教育学研究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寻求切实可行的问题解决途径,在近期的研究中,许多研究者都提出了相应的干预策略。有的研究者提出了建立社区和家庭协调机制、发挥村委会在留守儿童道德教育中作用的构想。然而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是,那些抛家别子的农民工多数来自贫困落后的中西部地区和其他偏远地区,在这些地区,村级行政组织大多都近乎瘫痪,正常的行政职能都无力开展,更遑论拿出专门的资金、提供专门的场所、配备专门的人员进行留守儿童的特殊教育与辅导。所以笔者以为,在广大农村,解决留守儿童道德成长问题的现实途径是利用农村学校现有的教育基础,有针对性地扩展教育功能。在农村地区,学校是家长和孩子心目中最正规、最值得信赖的教育场所,学校自身的特点使其对留守儿童有着天然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加之有现成的教学设施、教学人员可以利用,农村学校无疑是对留守儿童进行道德教育和心理辅导的最理想的场所。在对农村学校现有教育资源利用和教育功能的扩展中,可尝试采用下述方式:在班主任工作中增设留守儿童教育的内容,班主任不仅需要了解班级内留守儿童的一般情况,而且应密切关注留守儿童的思想动态、情绪变化和心理需求,增加情感投入,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应有的心理归属。把留守儿童的道德成长作为班主任日常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在日常工作中,班主任宜开展丰富多彩、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和各种兴趣小组活动,鼓励留守儿童积极参与丰富留守儿童的业余活动,在活动中鼓励他们主动与同学交往,注重培养他们乐群、合群、乐观开朗的性格,让他们感受生活的乐趣,培养积极稳定的情绪情感。同时,班主任应加强同学校、留守儿童代养人、父母的沟通与联系,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在学校教师中普及心理健康的知识,帮助农村教师掌握心理辅导的基本技术。许多研究表明,留守儿童在敌对性、焦虑程度上都高于正常儿童,加之无法与父母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导致排解不畅,往往会有严重的情绪困扰。这些心理问题的淤积不仅影响他们健全的道德人格的形成,而且也为他们日后道德过错行为和反社会行为的出现埋下了隐患。因此,在农村学校教师中普及心理健康常识和心理辅导的技巧,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化解留守儿童的心理冲突,排解他们认知和情绪上的困扰,帮助他们度过留守其间的心理危机阶段,为道德成长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在学校的组织下成立留守儿童成长互助小组,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在心理特征上具有明显的共在性,在日常生活和价值判断上也具有共性的困惑和问题,同时,相同的经历与境遇使留守儿童之间更易于产生彼此心理上的相容,形成情感上的相互慰籍与支持。在小组的交往与活动中,留守儿童可以分享彼此之间的快乐,理解并分担彼此的烦恼,交流和讨论他们的道德成长过程中的困惑和疑虑。这样不仅可以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冲淡他们对父母的思念和孤独感,而且,从共同的交往活动中可以培养他们对集体的依恋和归属感,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师通过对成长小组的关注和有计划的指导和参与,可以使留守儿童的成长小组成为促进儿童道德发展的有效途径。定期举办针对留守儿童的代养家长学校或举行代养家长见面会,建立良好的学校家长沟通机制。研究表明,留守儿童对家庭缺少依恋感,排斥家庭在道德教育中的指导和干预,在很大程度上缘于他们与家庭中代养人之间的代沟和以此而形成心理隔阂。父母外出以后,大多数留守儿童有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代为看管,代际价值观和心理上的隔阂使留守儿童无法认同祖辈的教育方式和所传递的价值观念,从而使家庭的道德教育处于缺席的状态。定期举办短期的家长学校可以改进留守儿童代养人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同时,学校必须运用有效乃至强制手段,建立学校与留守儿童家长的沟通机制,定期把留守儿童因亲子关系和道德监控机制缺失而出现的道德问题与家长进行沟通和反馈,使家长的教育更好地配合学校的道德教育工作。除此之外,亦可结合留守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农村的教育条件尝试其他一些辅助途径:其一,开展和倡导以帮助农村留守儿童为主题的义务支教活动,在面向农村、以大学生为主体的义务支教活动组织中,招募一些富于爱心、乐于助人,有一定心理辅导常识的大学生组成专门面向留守儿童的义务帮教队伍,给留守儿童和代养人提供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辅导。尽管义务支教这种形式在人数和时间保证上有一定的局限,但在目前的情况下,仍不失为一种有益的补充。其二,开发以促进留守儿童道德成长为目的的特殊课程或校本课程。在农村地区由于教学条件和师资水平的制约,关于留守儿童的道德教育和成长辅导往往会表现出一定的随意性,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在新课改中,增加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相关内容,在有条件的地区开发专门针对留守儿童道德成长的问题的校本课程,可以提高留守儿童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计划性,从而保证教育目标的有效实施。总之,在新的形势下,在问题层出的发展境遇面前,无论是发展中的教育学,还是德育学,都会面临着难以预知的问题情境和前所未有的挑战,于留守儿童问题而言,教育学和德育学不仅既要关注宏观层面的理论建构,又要着眼解决现实中的具体问题。
 
第四节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解决策略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需要留守在家乡,并需要其他亲人照顾的年龄在十六岁以下的孩子,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人口流动的产物,据保守估计,留守儿童在各地农村不会少于千万,这支规模庞大的留守儿童队伍中的很多孩子,因为家庭生活和教育的缺陷,无法享受到同龄孩子的花季、雨季,生理和心理的成长都面临着问题,而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随着城市化进度的进一步加快,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留守儿童的队伍不仅不会缩小,而且必将进一步扩大,怎么样使留守儿童有一个正常、健康的心理,让他们和同龄人一样健康快乐的成长,已成为一个十分现实而又亟待解决的问题,也已引起了更多的社会工作者、教育工作者乃至全社会的关注。以上从一些层面提出了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心理问题,这些问题既然属于心理层面的,其对策就应该从相应的角度来提出。
外出务工者的子女在父母外出后会表现出一些心理上的问题,年龄越小的孩子表现越是突出,尤其是小学生表现明显,还有女生比男生更突出,比较突出的心理问题主要有性格缺陷、心理障碍、人生观的转变及价值观的偏移等,下文将对此展开论述,11性格缺陷隔代抚养的苦果由于父母双方或单方长期外出务工,将孩子交由长辈抚养,教育管理孩子的方式,被称为隔代抚养,在我国,隔代抚养现象已相当普遍,尤其在农村特别突出,这些被父母留守在农村的孩子,有的跟爷爷奶奶过,有的跟外公外婆过,有的寄宿在亲友家里,老人疼爱,亲友疏于管教,使得这些孩子普遍缺乏良好的教育氛围,长期处于无人管束状态,家庭教育作为儿童受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长作为联系学校和学生的特殊纽带,在儿童的成长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事实证明,父母长期外出务工的家庭,其子女由于缺乏父母的关爱和良好的家庭教育,容易形成任性自私,性情孤僻,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特点,这类孩子,在生活、学习中往往缺乏热情和爱心,逆反心理重,进取心、上进心不强,道德品行较差,常有违规、违纪、违法现。
我们知道,融洽甜蜜的亲子关系对学生心理健康具有重要意义,经常性的亲情交流,对学生良好情感的培养不可或缺,学生正是在父母的关爱下,在家庭的温暖中,爱的种子、同情的种子才在心田播撒,学生由对父母和家人的爱,渐至对他人、对集体和社会的爱,有研究表明:儿童的成长方向与亲子沟通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良好的亲子沟通可以促进儿童向亲社会行为发展,有益儿童心理健康,由于缺乏关爱和交流,众多留守儿童出现心理障碍,一项对某所小学的调查反映有36.12%的留守儿童有焦虑倾向,有32.28%的留守儿童有孤独倾向,有2%的人有过被遗弃的感觉,1%的人称之为一段痛苦的经历,15%的人有困难、困惑但不知向谁倾诉,上述种种心理障碍的影响,致使他们上课思想常常开小差,注意力不集中,不能大胆举手发言,不能按时按要求完成作业,对学习、未来缺乏自信心。
在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思想支配下,农村的初中教育也曾经红红火火,但是,在打工经济浪潮的冲击下,部分家长看到一些打工者,虽然没有文凭,甚至有些没有什么文化知识,却能赚大钱,而且不少的学生和家长看到目前大、中专毕业生就业艰难的现实,从而滋生了新的读书无用论的思想,打工潮带来的冲击力是强大的,少部分打工者的暴富和大多数打工者过年回乡的风光极大地刺激了农村的初中生,部分学生开始把人生的发展方向确定为初中毕业后外出打工,于是在学校里混日子,不求上进。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打工给农村地区生活质量带来了显著提高,但是近年来,人们的急切致富心态却在迅速膨胀,那种伦理道德与社会发展相悖的怪圈也在农村地区普遍存在,民风民俗不再如人们想象中那样古朴敦厚,拜金主义同样在大行其道,在打工潮带来的拜金主义影响下,家长们平时对子女的伦理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并不关心,而更多的是从钱的方面给孩子以弥补,农村青少年的道德水平呈下滑趋势,诸如偷窃打架、滋事斗殴、打爹骂娘、违法乱纪等现象,屡见不鲜,涉黄涉毒、杀人放火等恶性弄事案件,也时有耳闻,这固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与家庭教育中伦理道德和法制教育的缺位有着直接的关联,儿童期是良好道德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教之以事,方能教之以理,不重视对儿童做人的教育,是目前农村家庭教育中的一个突出问题,
1、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应该引起关注和研究
    值得庆幸的是目前从各有关部门传出信息,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已经得到了充分的关注和重视,各种调查和分析报告从报纸杂志上出现,教育部门主要是农村各级中小学已经将这一部分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来对待。从当前和近一段时间的状况来看,农村务工人员外出的比例还将有增无减,大量的留守儿童仍然是特殊时期产生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离父母远,缺乏心理上的沟通和理解、关爱和呵护。在众多的关注当中应以心理方面的关注为先,这也是这些孩子的心灵呼声。因此,深人研究他们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需要是使关注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根本。父母外出务工在一定程度上必然对家庭经济状况有所改善,考虑到孩子留在家中父母往往会在经济上更多地予以补偿,而减少其对子女关爱的内疚感,但除此以外父母很难给予子女更多的实质性的东西。父母不能给予子女的心灵关注需要社会和教育部门来承担、弥补。
    2、架起父母与子女心灵沟通的桥梁
    父母外出后往往很难与子女进行沟通,有些留守儿童反映几年当中没有收到父母一封信,平时几乎断了与父母的联系。当过年时父母即使回家.由于长期没有交流,彼此都感到陌生,除间些生活和学习上的事,没有什么话可说,这种状况使父母与子女均有一种失落感,但又不知道应该怎么办。因此,教育部门和留守儿童所在学校应当以协调者的身份架起父母与子女心灵联系的桥梁,让外出的父母抽出些时间多写写信,有可能多通些电话,子女也经常写信向父母汇报自己的种种情况,不要因为空间距离阻碍了亲子间的沟通。父母的理解和鼓励是其他人无法替代的。
    3、面对现实,强化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成长
    父母外出务工是一种现实,正视现实、面对现实是留守儿童必须具有的健康心态。各种调查均反映了留守儿童存在不容忽视的心理问题,无论是对亲情的需求,还是面对无奈的反抗,都可以看成是对现实缺乏正确的观念和内心不平衡所致。因而对于这一特殊群体的心理辅导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改变不了现实的情况下,只能改变自己。父母不能在身边这一现实未尝不是对自己的锻炼和考验,也许这种磨炼是人生不可多得的财富,这些观念需要教育者通过各种形式灌输给他们,使其感到自己不仅应成为关注和同情的对象,也应成为生活的强者,使其考虑问题的角度不再单一化。实际上心态的转变也是一种成长,是心理成熟的重要标志。
社会共同努力,为留守儿童的义务教育创设良好的环境。全社会,包括教育主管部门都应确立一个观念,把留守儿童上学当成一件十分正常的事,要给它们生存空间,允许它们合法存在,不仅如此,而且应尽力而为地热情帮助他们解决存在的一些实际困难,让打工子弟接收到社会的良性反馈,而不是灌输人性的阴暗面,最终导致积重难返,对有留守儿童的学校的老师要提高素质、转变观念的教育,不歧视打工子弟,平等地对待他们,这样一种大环境是搞好打工子女义务教育的大前提,失去这个大前提就不能获得根本性的成功。
学校和教育研究工作者要把留守儿童的义务教育当成一个新问题加以研究和重视,打工者家庭是近些年出现的一种新的家庭环境,与一般家庭有着诸多不同的特点,它与学校间的关系也有些新的特点,还有它处于过去社会少有的一种新的社会生态空间之中,如何在这种家庭中开展好义务教育,确实是一个全新且未引起足够重视的课题,现在还很难说出其中一些带规律性的道理来,亟待进一步加深研究。
重视打工者家庭教育意识、能力的增强。相关政府、学校、社区应适当加以引导,相关政府、学校、社区应把工作的重点放在转变家长观念、增加他们的家教知识和能力上,让他们明白仅仅打工挣钱的经营是小经营,重视对孩子的教育才是一本万利、从根本上改变命运的大经营,这项工作本身必须抓住关键、抓住要点,避免冗长琐碎、不得要领的八股作风。
建档案学校可采取了建立这类学生专项档案管理的办法,每学期开学报名之初,学校就进行调查摸底,对留守儿童进行登记,详细记载这些学生的思想、品行、学习和生活情况以及他们父母的通讯地址、电话,并将其有关资料通过微机存入档案,实践跟踪管理。平时,给这部分学生以更多的偏爱,以达到教育管理好这类学生的目的,
防微杜渐,严格日常行为管理,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增强德育功能德育的一条重要原则就是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创建良好校风,促使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严格留守儿童日常行为管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创设形式多样的活动环境,做到了处处参与育人,德育,必须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通过受教育者亲身的参与、体验才能实现内在的转化,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帮助留守儿童培养健全的人格,保持良好的心理环境。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主要有.开设心理健康选修课、活动课或专题讲座,包括心理训练、问题辨析、情境设计、角色扮演、游戏辅导、心理知识讲座等,旨在普及心理健康科学常识,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要注意防止心理健康教育学科化的倾向,.个别咨询与辅导,开设心理咨询室(或心理辅导室进行个别辅导是教师和学生通过一对一的沟通方式,对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给予直接的指导,排解心理困扰,并对有关的心理行为问题进行诊断、矫治的有效途径,对于极个别有严重心理疾病的学生,能够及时识别并转介到医学心理诊治部门,.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之中,要创设符合心理健康教育所要求的物质环境、人际环境、心理环境,寻找心理健康教育的契机,注重发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人格魅力和为人师表的作用,建立起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班级、团队活动和班主任工作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对一些心理问题较为严重的留守儿童要进行心理咨询,帮助他们解除心理烦恼,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和调适能力。
立志是成材的必要前提,是成材的动力。中国古话说:人无志不立;人穷志不穷;要立长志,不要常立志,要有明确的目标,并将目标作为自己的动力,锁定目标后,要精心策划,坚定不移地实施。
光有志向没有能力,结果是志大才疏。避免出现志大才疏,就要搞好知识学习,要搞好知识学习就一定要打好基础,一段时间误下了,后来就很难补上。
老师要以身作则,要求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就要做什么样的人。
有些家长在都市文化的激励下对孩子产生了过高的期望值,有些家长则期望值过低,所以调到适当的程度,不要过高,也不要过低,既关注孩子学习的结果,也关心学习的过程,让孩子乐于学习,这是提高学习效果的很好方式。
民族传统教育中国的民族传统重视人的群体性和求同性,有较浓的价值理性色彩,这与强调以我为中心,一切为我所用为标准的个人主义的西方文化是根本不同的,中国传统文化强调要通过社会教化和自我修养,成为社会和群体接纳和需要的人,成为对社会性和国家有用的人,重视群体价值,提倡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
要教育孩子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宣传勤俭节约的好处和意义,让孩子认识到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美德,是世世代代的传家宝,懂得勤俭节约,无论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家庭都是至关重要的,学校、家庭、社会要紧密配合,形成家校教育合力,通过有效途径,加强勤俭教育,逐步养成孩子们乐于吃苦、勤俭节约、无私奉献的优良品质,使他们成为二十一世纪的一代新。
 
第五节 农村留守儿童青春期性心理发展及教育策略研究
 
青春期是以性成熟为标志的一系列形态、生理、内分泌及心理、行为的突变阶段,是儿童由成长发育到成熟的过渡阶段,青春期是人生发展道路上最关键的时期,它的成熟程度和质量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而青春期性心理的健康发展对于青少年建立健全的人格,克服心理困扰的负面影响以及拥有幸福美满的生活则具有更为重大的意义。
一、留守儿童青春期性心理发展的研究意义
农村流动人口子女作为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种特殊现象,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而逐渐呈现出来的,留守儿童指的是农村流动人口子女中留在原籍,由他人代养或寄养的部分,据最新统计资料,正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留守儿童的数量大致有6多万,而他们的父母年龄主要集中在35岁以下,平均年龄28岁左右[1],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对青春期界定的标准(1-2岁之间,小学高年级的儿童即处于青春期的初始阶段;再加之目前全球范围内青少年性早熟的趋势,可以断定这部分儿童中大多数已进入青春期发育阶段,留守儿童与其他青少年一样有着相同的青春期生理发育机制,性生理知识和青春期保健知识同样是他们青春期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然而,由于留守儿童特殊的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等因素,他们的性心理发展具有更多的特性,教育的开展和疏导干预也具有相当的难度。
1、青少年性心理发展中心理困扰产生的普遍性,青春期成长群体是一个生理和心理发展都极为特殊的部落,他们性成熟的时间提前,社会性人格的发展滞后,而性意识又处于萌动、混乱和迷失的时期,强烈的性别意识与单一的社会身份之间、性别角色的清晰认知与学校环境中两性疏离的现实情境之间,存在一定的分歧和矛盾,因此,使青少年容易产生种种不适应的心理感受。
2、性心理的发展与留守儿童的人格、品质息息相关,在一份5农村留守儿童心理状况教师问卷6的结果中可以看到:多数教师认为,父母外出打工对孩子的品德、社交、意志、情绪、性格等方面产生了负面的影响,而四川心理学会游德良对387名留守儿童所做的心理调查更显示出:具有焦虑、抑郁、恐惧感、易怒心理及具有过失、说谎、偷窃、攻击、破坏行为的人数已经占到了一个相当的比例,我们必须认识到,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与他们青春期性心理的发展有着密切的、不可分割的内在联。
二、留守儿童青春期性心理发展特点及凸显问题
性意识的萌发时间更早,程度更强,不稳定性因素更多青春期性心理的发展是以性意识的萌动为起点和标志的,性意识是随着生理上第二性征的出现和心理上对性别角色的认知而产生的,它通常被认为是个体从儿童期步入青春期的一个心理标志,性意识的内容主要涉及青少年对异性的看法,对处理男女两性各种关系的态度,对异性吸引力的感知以及恋爱观的形成等等,留守儿童的性意识发展过程基本遵循了普遍性的规律,但它仍具有自身的特殊性:
1、性意识发展迅速,据笔者对所在地区农村留守儿童的调查发现:性兴趣的产生、渴望接触异性身体、向往异性、心目中已有特别喜欢的异性,或者已经有了亲密的异性朋友、恋人等指标,普遍早于其他儿童1-2岁,性意识萌动呈低龄化的倾向明显,
2、恋爱需求和性需求的程度普遍强于其他儿童,由于留守儿童常年与父母相隔,在感情上产生了真空;而监护人也常常无暇顾及他们的情感变化,所以他们在普遍缺乏安全感以及心理归属感的心理状态下,把爱与被爱的需要转向了同龄人,尤其是异性,然而这种需要往往没有被正确地加以引导和疏通,以至于部分留守儿童表现出了对性的更强烈的渴望和兴趣,由于他们无法正确看待自己的性欲望和性冲动,在心理上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冲突和矛盾在行为上也更加容易酿成严重的过失,
3、在性意识发展的不同阶段,留守儿童的心理体验较之其他儿童更易出现困扰,主要表现在:性意识的强烈性与表现上的文饰性之间的矛盾;与异性交往过程中心理自我调节能力差,负面情绪如自卑、焦虑、内向、暴躁等占据主导地位;性意识发展的过程中易受不稳定因素的干扰,容易形成错误的性认知;这些都不利于留守儿童性意识的成熟和社会化。
性别角色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通过模仿和学习而获得的一套与自己性别相适应的行为规范及自我认知,它是由男女两性的生理、心理特征以及社会风俗、传统习惯等因素决定的,往往具有一定的现实规定性和伦理规范性,而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同时,由于性别角色不同,社会上对不同的性别角色产生了不同角色期待,提出了不同的希望和要求,从而对青少年性别角色的认知产生很大的影响[5],留守儿童在性别角色的认知和社会化的程中,容易对自己的性别角色难以把握以致在性别认同上出现一定的障碍。
1、性别角色的认知在幼儿时期已潜伏危机,儿童对自己性别的认定必须借助父母的指引和规范,即社会、习俗对性别角色的期待主要通过家庭教育得以传递,部分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双方或一方在孩子出生后不久即外出务工,而隔代监护人或其他监护人没有也不可能完全代替家庭教育中对儿童自我性别认定所起的作用,尤其是父亲对男孩所起的模范作用和母亲对女孩所起的模范作用。
2、性别差异给留守儿童带来的心理体验较之他人更敏感,更具有多样性,性别差异是性别角色社会化的结果,体现在男女青少年在性心理发展的差异和相对应的行为、性格的差异上,调查显示,留守儿童对这些差异表现出更多的关注和敏感,容易产生自卑、害羞、抑郁等情绪,尤其是女孩对农村传统的女性角色期待排斥性很强,所以,这部分儿童的性别差异与他人相比更为复杂,在教育疏导过程中要注意因势利导。
两性交往中易产生心理困扰及障碍青少年进行两性交往是很正常的,是情感和心理发展的需要,是增进友谊和团结的需要,也是探求人生真谛、实现社会化和自我完善的重要途径,是应该得到尊重和鼓励的,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性意识发展各阶段特征对两性交往行为会产生不同的影响,美国心理学家赫罗克(#把青春期性意识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1以疏远异性为标志的性厌恶期,通常对异性采取回避、冷淡和粗暴的态度, 2牛犊恋期,倾慕年长异性,从行为上乐于接近年长异性,3狂热期,关注和喜欢年龄与自己相近的异性,4正式的浪漫恋爱期,特别关注某一个或某一种类型的异性,渴望与之恋爱,对婚姻充满向往,部分留守儿童在两性交往的不同阶段中,容易产生以下的心理困扰: 1对异性产生恐惧,在异性面前脸红心跳,举止极不自然;2极度关心异性,对某一异性关注异常,要掌握对方的一切,见不到对方就坐卧不宁,大大超出他人关心异性的程度;3压抑对异性的好感与爱慕,因受错误性观念的影响及环境的限制,对异性交往产生罪恶感,所有这些都会使留守儿童在社会交往中处处碰壁,给他们带来不必要的压力,久而久之则会导致变态心理的产生,如社交恐惧症、焦虑症、抑郁症等等,给他们的健康成长带来无法估量的伤害。
三、留守儿童青春期性心理问题的成因分析
1、家庭教育的基本缺失。青少年社会化过程,首先是从家庭教育开始的,在性教育问题上,必须有一个有规律的、不能中断的、循序渐进的教育指导过程,因此,家庭的性教育就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经商,导致了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基本环境和条件发生了改变,从而就使得家庭教育的功能失调和弱化,丧失了家庭教育的基本条件。
2、监护人缺乏青春期教育意识。留守儿童基本上由他们的祖父母、外祖父母以及其他亲戚监护,有些儿童甚至是兄弟姐妹一起独立生活,或寄宿在学校里,他们的监护人一般没有青春期教育意识,在心理上也无法代替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情感,对孩子青春期的种种生理、心理变化也不能及时地予以关注,由于对留守儿童的监护力度往往不足,所以性侵犯、过早性行为、性犯罪的事件在他们这个群体中的发生率偏高,对儿童的身心发展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
3、学校心理教育还没有对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群体引起足够重视。青春期教育历来在农村学校都是一个薄弱环节,传统守旧的观念,落后的教学设施,师资的匮乏,信息的闭塞,都给农村青春期教育的开展带来了阻碍,留守儿童相对于非留守儿童,青春期性心理的发展具有更多的特殊性,需要给予更多的帮助和关怀,在教育过程中更应考虑到他们的共性和特性。
4、社会环境存在一些不利于留守儿童身心发展的因素。农村社区目前已经开始加大对留守儿童的帮扶力度,但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尚不能针对他们的心理问题建立专门的咨询干预机制。在保护儿童权益不受侵害方面,相对于城市更显薄弱,一些落后的观念,如重男轻女、谈性色变,性禁锢、性丑化等,都给青少年性教育工作的开展带来了阻碍。
四、留守儿童青春期性心理问题的教育和疏导
1、通过参与互动式教学及心理咨询途径,培养正确的性观念。农村留守儿童的性意识发展时间相对提前,性欲望与性冲动等心理现象也呈现出了更多的复杂性,应指导、帮助他们及时了解一些性科学知识,树立正确的性观念。在家庭教育的缺失和弱化条件下,学校教育要加强对留守儿童进行性知识教育,介绍青春期的性生理、性心理知识,消除他们对异性的神秘感,舒解他们在性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压力。使用参与式互动式教学方法,教育者以主人的身份出现,因地制宜地采取游戏、主题班会、同伴教育、知识竞赛等形式,以讲解、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快速联想、讨论要点等方法展开教学,并通过闪电式评估、课前课后问卷、教学后终期评估、谈心和写出个人心得等方式进行综合效果评估。于海莲等提出的上述青春期教育方法,经调查评估后证明效果良好。留守儿童青春期性心理问题的教育,完全可以借鉴这种方法。在课后,要加强针对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心理咨询工作。常见的问题有:性成熟带来的性困扰;性敏感引发的强迫症状;性无知导致的性恐惧;性心理畸形发展导致的性变态,咨询中可采用宣泄疗法,使来询者倾诉长期积郁在心中的苦闷和矛盾,并辅之以心理音乐疗法和鼓励来询者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缓解紧张、焦虑的情绪,还可采用系统脱敏疗法和肌肉松弛训练等方法,让来询者逐步接近所恐怖的人或事物,通过各种训练,逐步脱敏。在心理咨询工作中要对目前公认的性变态(同性恋、异装癖、恋物癖、裸露癖、窥视癖及施虐狂和受虐狂等)引起足够的重视,并采取适当的治疗手段。
2、开展符合社会期待的性别角色教育。性别是个体无法选择的,是每个人一出生就必须接受的现实,所以必须通过教育让青少年愉快地接受自己的性别,并形成与自己的性别角色相适应的个性气质,在教育的过程中要注意:1、克服一些落后观念的负面影响,尤其是农村传统的男尊女卑的思想, 避免女孩对两性的社会地位现状乃至对自己的性别极度不满,不能很好的悦纳自己身心发展带来的变化,从而产生强烈的自卑感。2、考虑到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环境的特殊性,疏导中要做到因势利导,区别对待,尤其对个案的关注要加强。3、消除性别差异给留守儿童带来的神秘感以及过分敏感等心理因素,以免对他们的两性交往造成障碍或误导。4、社会对性别角色的要求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教师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男女性别角色的社会性变化,从利于儿童身心发展的角度,来培养他们形成适应社会变化要求的性别气质。
3、树立良好的恋爱观。恋爱观是青少年对于爱情、婚姻及两性交往的价值观及用于指导行为的心理模式,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并不意味着鼓励青少年过早发生恋爱的行为,反而是对这种行为加以疏导和教育,留守儿童的早恋现象是比较突出的,其行为具有朦胧性、单纯性、盲目性及不稳定性的特点,尤其还具有低龄化倾向和隐蔽性强的特征,教育者必须正确对待,加强引导,教育工作者和学生监护人要尊重留守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不要把他们的早恋行为一概而论,予以强行禁止、羞辱或体罚,正确的办法是对青少年进行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重在疏导,要让他们树立良好的恋爱观,认识到爱情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是通往父母的门槛,需要承担巨大的责任,而学生阶段,不管从生理上,心理上,还是物质上都不具备这种能力,因此要把握好爱情的位置,处理好理智与冲动、友谊与爱情、恋爱与学业的关系,学会克制和把握自己的感情,为迎接真正的爱情奠定基础。
4、构建立体的教育体系。青春期教育是一个系统而有序的教育活动,它贯穿于学生青春期的整个过程之中,因此,家庭、学校及社会三方面都有责任、有义务为培养学生健康、正常的青春期性心理做出努力,留守儿童的父母同样可以利用书信、电话等方式及返家时的机会,对孩子进行力所能及的引导和启发,尤其在心理感情上给予足够的关怀和理解,学校应该成为对青少年进行青春期教育的主要场所,一方面,学校要把青春期性心理教育纳入正规的教学课程,保证足够的师资和基本的教学设备另一方面,学校要与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形成互动信息反馈机制,及时掌握儿童的身心状况,同时要他们的监护人开展青春期教育方法与知识的培训尤其是性安全方面的知识,以确保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社会作为一个大环境,则对青少年的春期教育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报纸、电视、杂志广播等传播媒介在青春期教育方面应创造良好的论氛围;医疗、科技、宣传、卫生等部门应经常举办关青春期方面的展览和服务,让信息闭塞的农村能及时地了解到这方面的最新情况,留守儿童是目前我国青少年中的弱势群体之一,他们同样也是祖国的未来,关注他们的发展,是关注中华民族的发展和兴衰。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相关法律问题
发布咨询
发布您的法律问题
热点专题更多
免费法律咨询 | 广告服务 | 律师加盟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3512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