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加入收藏
全国站 [进入分站]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法律文书
我的位置:110网首页 >> 资料库 >> 论文 >> 宪法学 >> 查看资料

关于宪法醉驾入刑合理性研究

发布日期:2021-01-01    文章来源:互联网
一、醉酒驾驶行为的法律界线

醉酒驾驶和饮酒驾驶的区别。要想对醉酒驾驶的行为进行宪法界定,首要问题是清晰的区分醉酒驾驶与饮酒驾驶。国家质检总局于2004年出台了检验驾驶员是否属于酒驾的标准,这个标准一直饱受争议,有些专家认为区分醉酒驾车和饮酒驾车的标准应当考虑每个人的身体情况,毕竟喝下同样计量的酒有些人会酩酊大醉而有些人头脑依然清醒。在这种情况之下,刑法如果采取同样刑罚的话,将违背法律法规制度要求的公平公正性原则。可是通过调查研究表明,大部分人对于现在法律法规中关于醉酒驾驶与饮酒驾驶的区分界线认为是合理的,从以下两方面进行阐述说明:第一,醉酒驾驶入刑的主要目的是制止驾驶员酒后开车,保护公共财物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而区分醉酒驾驶和饮酒驾驶的处罚,是保证法律法规的公平公正性原则。第二,以现有的科技水平,我们不能有效的做到以个人体质来衡量和区分醉酒驾驶和饮酒驾驶,那样只能是浪费时间、精力和资源,从而失去刑法的有效执行力。通过对醉酒驾驶和饮酒驾驶的法律界定,有利于减少杜绝酒驾的频繁发生。

二、国外醉酒量刑的经验借鉴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表明,有50%至60%的交通肇事时由醉酒驾车引起的。为此各国政府纷纷出台相关的法律条文对酒驾进行打击。

(一)英国根据英国《1991年道路交通法》的规定,驾驶员饮酒后开车的情况主要有三种:第一种,驾驶员在喝酒或者吸食毒品之后不允许驾驶车辆而驾驶的;第二种,驾驶员在喝酒驾驶之后,相关工作人员在其提供的血液或者尿液等样本中检测出高于法律法规规定酒精含量的;第三种,相关检查工作人员要求饮酒的驾驶员提供可以检测酒精含量的样本而拒不提供的。饮酒后的驾驶员如果有以上行为的任何一种情况,都将构成危险驾驶罪。如果驾驶员在喝酒或吸食毒品后而驾驶车辆的,将被判处二年以下的刑罚;如果驾驶员在喝酒或吸食毒品后开车致使他人伤亡的,将被判处十年的刑罚。通过英国交通法的规定内容得知,英国对于酒后驾车的关注一直很高,一旦发现,将进行严厉的惩处。

(二)美国虽然美国并没有全国统一的法律法规,但是对于醉酒驾驶行为,美国各州都有自己的法律界定标准,这种处罚主要是采取行政处罚,并辅助于刑事处罚,且规定了不同的刑罚力度,处罚会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适用。2000年以后,法律法规加大了驾驶员在醉酒驾驶后的处罚力度,严厉的处罚措施,能更好的管控驾驶员的醉酒驾驶问题。例如南卡罗莱纳州对醉酒驾驶的处罚:驾驶员首次被发现醉酒驾驶,在交纳一定罚款的基本上,还需要参加义工服务进行处罚,而且会把此次处罚行为记录到醉驾人员的信用档案里,若再次查出醉驾,会让该驾驶员参观停尸房或是死亡人员的现场解刨。在密苏里州,如果驾驶员被多次醉酒驾驶,不但需要进行罚款处罚,还会进行义工服务的教育,到医院照顾因交通原因导致住院的患者。

(三)日本在1960年,日本政府废除了之前的法律法规,重新颁布了《道路交通法》,这次颁布的《道路交通法》一直沿用到现在,只是经过了几次的修整和完善,其中针对醉酒驾驶的规定更是多次修改。在最新修改的《道路交通法》中提出,驾驶员醉酒驾驶,一经发现,将处于100万日元的行政处罚和5年有期徒刑的刑事处罚。(四)法国法国因葡萄酒而闻名世界,而法国人对于饮酒也情有独钟,所以法国非常重视驾驶员醉酒驾驶的行为,如果发现驾驶员血液等样本中有酒粮含量,会被吊销驾驶证,并交纳的罚款。如果驾驶员血液中酒精含量超过86mg/100ml,将终身不允许开车。如醉酒驾车导致他人死亡的将直接获得刑罚,并支付巨额赔偿。以上我们通过对英、美、日、法四国的对比介绍,我们发现这些国家对于醉驾的处罚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法律对醉酒驾驶行为的处罚程度非常严厉。除此之外,世界上许多国家对“醉驾入刑”也已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并趋于成熟。可以为我国”醉驾入刑”提供依据和借鉴。当然,基于借鉴的同时,也需考虑我国的国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避免盲目照搬。

三、基于宪法权利的醉驾量刑合理性研究与探讨

醉酒驾驶罪自从颁布起,合理性一直是人们讨论和研究的热点话题,关注点主要有尊重人权、公共利益、规定是否足够明确。

(一)醉驾入刑需尊重人权很多国家的宪法都是围绕人权的尊重和保障制定的,我国在宪法的第二章中关于“人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中已经有明确的法律规定,每个中国人都应当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刑法作为宪法的下位法,是完全遵照宪法的条文和宪法精神制定的。以北京市为例,根据相关交通部门提供的数据分析显示,在2011年7月份初的三天时间内,北京市通过对饮酒驾驶和醉酒驾驶的检查发现,两种行为比去年同期都有大幅度的下降,下降比例分别为75.1%和76.6%。刑法的改进和完善,处处显示我国对于人权保护的决心和信心。

(二)醉驾入刑需符合公共利益利益是指能够满足人的需要的对象,是人们为了生存、享受和发展所需要的资源和条件。公共利益则是指能够满足一定范围内所有人需要的对象,即具有公共效用的对象,或者说,能够满足一定范围内所有人生存、享受和发展的、具有公共效用的资源和条件。公共利益,又被简称为公益。从古至今,国家存在的形式一直在改变,而每次朝代的更替,都有不同的见解和观点。可是国家的公共利益是国家每次改朝换代的核心所在。法律法规是国家调解人民和政府机关之间关系的根本依据,公共利益是划分醉驾入刑的主要界线。喝酒是每个公民的权利,可是酒后驾驶行为无视法律法规的规定,挑战国家的底线,危害到公共利益和人身财产安全。因此,法律法规在尊重人权的前提条件下,针对醉酒驾驶行为制定了明确的界定和处罚条款。所以,以人权为基本原则,以保护国家公共财物利益为基础,颁布了《刑法修正案(八)》。

(三)醉驾入刑要有法律明确性法律的明确性主要是指针对醉驾入刑的法律法规要以宪法为背景,制定明确的醉驾界线,规定清晰明了,不能让人有歧义的理解。同时,法律的明确性不是绝对的,任何的法律明确性都是相对的,很难存在绝对的明确性。但是国家会根据法律执行中出现的问题和实践经验,不断的完善改进。在最新修正的《刑法修正案(九)》中规定,如果驾驶员出现醉酒驾驶行为,将处行政罚款,并且要根据情节的轻重,处拘役处罚,这条规定明确指出醉酒驾驶行为将受到法律法规的制裁。虽然只是几个字的阐述,却把醉酒驾驶罪表述的一清二楚,把“醉酒入刑”的界线也表述的清晰明了,充分体现了法律的明确性原则。并且通过修改后的《刑法》第133条和《交法》的联合执行和使用,可以对醉酒驾驶界线的明确提供更全面的法律法规依据。虽然法院、检察院和公安机关三大部门针对醉酒驾驶的处罚依然存在一定的分歧,只是因为醉酒驾驶的处罚规定还处于不断改进和完善的阶段,不能达到更高程度的明确,且刑法对醉驾有规定:情节显著轻微可不入罪,可是情节显著轻微是个不明确的表述,而对此行为的明确是需要执行人根据实际情况公平公正的做出裁定,与《刑法修正案(八)》的规定存在一定的差异,也是醉酒驾驶入刑初期有待改善的表现。

四、结语

通过以宪法学和刑法学为基础,对醉驾入刑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可以认为醉驾入刑是符合我国法律法规的合理性、合法性、正当性。同时,以宪法和相关法律法规为准则,醉驾入刑应当宽严相济,灵活适用,这不仅符合我国制定法律法规的初衷,也符合我国依法治国,建设法制国家的方针。醉驾入刑的制定,秉持了法律的明确性,突出了保护人权的法律精神。醉酒驾驶是一个非常普遍的问题,更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世界各国的专家学者为此做出了深入的研究与探索,取得了大量的学术成果,奠定了醉驾入刑的理论与实践基础。在这个大时代背景下,相信我国的法学研究者、法律践行者定会使我国醉驾入刑制度得以发展与完善。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相关法律问题
发布咨询
发布您的法律问题
热点专题更多
免费法律咨询 | 广告服务 | 律师加盟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1883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