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加入收藏
全国站 [进入分站]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法律文书
我的位置:110网首页 >> 资料库 >> 律师随笔 >> 查看资料

遏制"远洋捕捞式"趋利执法:如何斩断执法与利益的灰色链条?

发布日期:2025-03-29    作者:邢环中律师


近年来,跨省抓捕企业家、冻结企业资产等"远洋捕捞式"执法乱象频繁刺痛公众神经。从浙江民警杨某某私带警 械跨省索贿致企业家跳车逃生,到河南鹤壁某餐饮店因"最正宗鲜虾锅底"广告词被罚8万元、房产遭查封,这些案件暴露出部分执法者将公权力异化为"捕鱼工具",以执法之名行逐利之实。这种"运动式创收"不仅背离法治精神,更成为民营经济发展的无形枷锁。如何斩断执法与利益的灰色链条?
 
?一、"远洋捕捞":执法异化的三重陷阱?
 
这一非法律术语生动勾勒出权力越界的轨迹:
 
?1跨省"捕鱼"某省1600名警力跨省查处拟上市企业,致其资金链断裂、工厂停工,折射出"沾边管辖"的滥用;
?2创收指标化:浙江协警占某某与民警合谋勒索企业家,暴露"罚没返款"机制下"办案创收"的畸形激励;
?3裁量权失控:江苏企业家沈某被无手续带走,手铐沦为私人胁迫工具,展现程序正义的彻底崩塌。
 
这些案例印证了孟德斯鸠的警示——当执法者眼中只剩"鱼获价值",法律便沦为捕鱼的网。
?
二、法律红线:为何必须遏制执法牟利?
 
我国法律早已架设"高压线"
 
??1《刑法》第397条:明确滥用职权罪,浙江德清法院据此判决跨省执法民警获刑;
??2《行政处罚法》第74条:严禁罚没收入与考核挂钩,但某省近90%罚没款仍流入地方财政;
?3公安部"六个严禁"叫停未备案跨省执法,却未能阻止杨某某私自驾车千里"捕猎"
 
制度空转的背后,是"办案经费与罚没返款挂钩"的现实困境。正如某企业主直言:"我们需要的不是税收优惠,而是不被随意冻结账户的安全感。"
 
?三、代价沉痛:被捕捞撕裂的法治生态?
 
趋利执法的破坏力远超个案:
 
?1企业猝死:前文提及的南方某集团,因上市前夕遭跨省查处,直接导致3000员工失业;
?2司法权威受损:鹤壁市场监管局因错误处罚被检察机关监督纠错,暴露"处罚主体不适格"等程序硬伤;
?3社会信任危机:浙江检察机关排查发现,超1.7万件企业资产遭两年以上超期查封,折射系统性治理漏洞。
 
更值得警惕的是,这类案件往往伴随"查扣冻"扩大化——某省在2024年单年解除违规查封资产达5.7亿元,可见乱象之烈。
 
?四、破局路径:制度手术刀如何切除病灶?
 
根治顽疾需组合拳:
 
?1财政釜底抽薪?
 
将司法罚没收入全额上缴中央,终结"办案返款"利益链(如西部某省试点涉案财物全流程线上监管);
区分行政与司法罚没,前者留存地方保障执法刚性,后者中央统筹防止逐利。
 
?2监督穿透式改革?
 
推广浙江"检察护企"模式,对超期查封资产开展专项排查;
建立异地执法"双备案"制,需出发地、目的地检察机关双重审核。
 
?3权利救济扩容?
 
落实《刑事诉讼法》第117条,允许企业主对违规"查扣冻"提起即时异议;
参照鹤壁案例,完善行政处罚"过罚失当"检察监督机制。
 
?五、公民盾牌:对抗违法执法的四重防线?
 
当遭遇"远洋捕捞",可依法筑起防线:
 
?1身份核验:民警杨某某案中,企业家沈某及时要求出示执法证件,发现无正规手续后果断报警;
?2程序对抗:河南苗某某通过申请检察监督,成功撤销错误处罚并解除房产查封;
?3跨域救济:遭遇异地执法时,可向企业所在地检察机关申请管辖异议审查;
?4全民监督:通过政务平台举报异常罚没,如2024年最高检筛查1500条线索后督 办31起重点案件。
 
?结语:让执法回归守护者的本位?
 
当每起案件都能经得起"阳光下暴晒",当罚没收入不再滋养权力寻租,执法者才能真正成为营商环境的护卫者,而非企业命运的捕捞者。毕竟,法治化营商环境从来不是文件里的口号,而是企业家敢把身家性命托付给法律的底气。
 
 
110网律师热线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相关法律问题
发布咨询
发布您的法律问题
热点专题更多
免费法律咨询 | 广告服务 | 律师加盟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6988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

关闭

110法律微网 110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