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加入收藏
全国站 [进入分站]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法律文书
我的位置:110网首页 >> 资料库 >> 律师随笔 >> 查看资料

村委会擅自以集体名义对外发包土地无效

发布日期:2025-02-18    作者:党鹏律师

在现代农村,土地的集体所有制是一项重要的制度安排。《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这意味着,农村土地的所有权归属于全体村民组成的集体,每一位村民都是土地的主人,都对土地的处置拥有发言权。民主议定程序,就是法律赋予村民行使这种发言权的重要途径。民主议定程序,是赋予村民的一项重要民主权利,是村民参与村庄事务决策、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具体体现。通过这一程序,村民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诉求,对土地承包经营方案进行讨论和表决,确保土地发包符合大多数村民的利益,避免村干部滥用职权,搞“一言堂”擅自将集体土地以不合理的条件发包出去。

《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五十二条明确规定:“发包方将农村土地发包给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单位或者个人承包,应当事先经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并报乡(镇)人民政府批准。”《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第二十四条也将“土地承包经营方案”列为须经村民会议讨论决定方可办理的事项。

存在的认识误区:一、认为“村委会盖章即有效”。认为村委会作为村集体的代表,其公章就代表了一切,只要合同上有村委会的公章,合同就必然有效。但事实并非如此,地发包属于涉及全体村民利益的“重大事项”,必须严格遵循法定程序。 即便加盖了公章,且有村干部集体签字,若未履行民主议定程序,未报乡镇政府批准,合同依然无法得到法律的认可。

二、觉得“村民长期未反对等于默认”。如果村民在合同签订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没有提出异议,甚至已经收取了租金,那就可以视为村民对合同的追认,合同就应该是有效的。同样,这种观点也是错误的。法院已经明确,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合同自始无效, 这一效力认定不受诉讼时效的限制。也就是说,无论村民是否长期未反对,只要合同违反了民主议定程序等法律强制性规定,它从签订的那一刻起就是无效的。


110网律师热线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相关法律问题
发布咨询
发布您的法律问题
热点专题更多
免费法律咨询 | 广告服务 | 律师加盟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1230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

关闭

110法律微网 110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