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买卖合同签订后,出卖人又抵押的,法院可确定由出卖人与第三人就其双方之间不存在恶意串通进行举证。
发布日期:2017-10-24 作者:蒋艳超律师
房屋买卖合同签订后,出卖人又抵押的,法院可确定由出卖人与第三人就其双方之间不存在恶意串通进行举证。
标签:房屋买卖|恶意串通|证据规则|举证责任
案情简介:2009年,姜某与甘某签订二手房买卖合同。2010年,因出卖人甘某反悔致诉,法院判决继续履行。随后,甘某与周某签订房屋抵押贷款合同
法院认为:①甘某在明知有法院生效判决情况下,又在涉案房屋上为周某设立抵押权,过错明显,不能认定其系善意相对人。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7条规定,“在法律没有具体规定,依本规定及其他司法解释无法确定举证责任承担时,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公平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综合当事人举证能力等因素确定举证责任的承担。”我国现行法律、司法解释并未明确具体规定对是否存在恶意串通产生争议时举证责任的承担,甘某与周某作为房屋抵押贷款合同当事人,对该合同内容真实合法性具有举证能力,要求二人对此承担举证责任,符合公平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且如二人确系善意相对人,亦应积极、全面、正确、诚实地举证证明其权利合法存在。在法院已释明举证责任及法律后果情况下,甘某仍未提交任何证据,周某还当庭撤回其已在举证期限内提交的唯一证据借条,甘某、周某本人亦未按法院要求到庭接受询问。庭审中,对于600万元债权形成过程,代理人未能予以清楚明确地陈述,所陈述内容亦不完全一致,且存在矛盾之处。甘某与周某上述行为,难以表明其系善意相对人。本案应由甘某与周某承担举证不能的不利后果。在甘某与周某未能举证证明二人所签房屋抵押贷款合同所涉主债权真实合法存在及设立抵押权系善意情况下,法院对姜某关于二人恶意串通的主张,予以采信。判决确认甘某、周某所签房屋抵押贷款合同无效。
实务要点:房屋买卖合同签订后,出卖人又在房屋上为第三人设定抵押权情形,法院可依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7条所确立的“根据公平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综合当事人举证能力等因素”分配举证责任,由出卖人与后买受人就其双方之间债权债务形成过程、双方之间不存在恶意串通进行举证。
案例索引:北京高院(2012)高民终字第4013号“姜某与甘某等合同纠纷案”,见《姜志宇诉甘露佳等确认合同无效案(恶意串通、举证责任分配)》(程慧平),载《中国审判案例要览》(2013商:1)。
相关法律问题
发布咨询
最新文章
- 民事欺诈与诈骗罪的区别是什么?
- 隐瞒房屋被司法查封不能过户的事实,骗取买房人房款后潜逃的,构成合同诈骗罪
- 两高三部《办理刑事案件庭前会议规程》《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规程》2024年9月3日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认决算与审计决算价款不一致的裁判规则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离婚协议财产约定但未过户是否可以对抗法院执行
- 浙*富润(600070)索赔条件,谢律师团队:收正式处罚,股民索赔征集中
- 世*实业(002748)可以索赔吗?
- 最高院 关于诉前委托鉴定工作规程(试行)--20条
- 商业经营场所或公共场所发生侵权行为后如何承担法律责任?
- 证据原件在地震中毁灭怎么办
- 如何妥善处理医疗事故纠纷问题
- 房屋拆迁纠纷的起因、影响、解决方式和措施
- 关于刑事辩护制度
- 关于房地产纠纷的问题
- 死刑缓期执行的复核程序